选项AC,应当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选项B,应当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选项D,应当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综上所述,选项B符合题意。


下列各项中,企业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是( )。
选项A,通过“应付股利”科目核算;选项C,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选项D,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2022年6月1日,某企业购入一批M商品,初始入账成本为300万元。企业每年分别在6月30日和12月31日对存货各进行一次减值测试。6月30日,该批M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280万元。下半年市场行情好转,12月31日该批M商品可变现净值为310万元。下列各项中,该企业12月31日M商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为( )万元。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6月1日购入M商品的成本为300万元,6月30日该批M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280万元,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20万元(300-280);12月31日,M商品的账面余额为3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31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应为0,故应当转回6月30日已计提的跌价准备20万元,即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20万元。

企业应对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摊销。( )
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摊销和减值准备。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购买债券均通过投资款专户进行,2022年甲公司发生与债券投资相关的业务如下:
(1)3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发行的面值为950万元的债券,支付价款1 020万元(其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2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3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0.18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管理和核算。
(2)3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购入时未领取的债券利息20万元。
(3)3月31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 040万元。
(4)4月10日,甲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全部乙公司债券,价款为1 126万元,转让乙公司债券应交增值税6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3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应收利息 2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 020
借:投资收益 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0.18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3.18
收到乙公司支付的购入时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0
贷:应收利息 20
3月31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1 040-1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
4月10日,甲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全部乙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 126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公允价值变动 40
投资收益 86(1 126-1 040)
借:投资收益 6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6
对“营业利润”项目的影响金额=-3(资料1)+40(资料3)+86(资料4)-6(资料4)=11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