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A、B 为一般性保护条款,选项 C、D 为特殊性保护条款,选项 A、B、 C、D 当选。


2022 年 8 月 26 日,甲公司股票每股市价 20 元。市场上有以甲公司股票为标的资产的欧式 看跌期权,每份看跌期权可卖出 1 股股票,执行价格为 18 元,2022 年 11 月 26 日到期。下 列情形中,持有该期权多头的理性投资人会行权的是( )。

甲公司产销多种产品,其中 M 产品发生亏损 3000 万元。经了解 M 产品全年销售收入 9000 万元,变动成本 8000 万元,折旧等固定成本 4000 万元。若停止生产 M 产品,相关设备可 用于生产 N 产品。根据市场预测,N 产品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8000 万元。需耗用材料、 人工等变动成本 6000 万元。假设第二年其他条件不变。甲公司应采取的决策是( )。
M 产品的边际贡献 =9000 - 8000=1000(万元),N 产品边际贡献 =8000 - 6000=2000(万元),因为两种产品的边际贡献都为正且 N 产品边际贡献大于 M 产品的边 际贡献,所以甲公司应停产 M 产品并生产 N 产品。选项 D 当选。

甲企业计划生产 M 产品。现有旧设备一台,原值 5000 万元,已提折旧 3500 万元,账面价 值 1500 万元。如使用旧设备生产 M 产品,需对其进行技术改造,追加支出 1000 万元。企 业也可购入新设备生产 M 产品,新设备市价 2000 万元,可将旧设备作价 1200 万元以旧换 新。假设不考虑所得税等相关税费的影响,下列关于企业改造旧设备或购买新设备的决策 中,正确的有( )。
假设不考虑所得税等相关税费的影响,旧设备的已提折旧和账面价值属于沉 没成本,选项 A、B 当选;旧设备的以旧换新作价属于机会成本,与决策相关,选项 C 不 当选。改造旧设备的相关成本为 1000 + 1200 = 2200(万元);更换新设备的相关成本= 2000(万元),改造旧设备比购买新设备多支出 200 万元,选项 D 当选。

甲基金主要投资政府债券和货币性资产,目前正为 5000 万元资金设计投资方案。三个备选
方案如下:
方案一:受让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 A,存单面值 4000 万元,期限 10 年,年利率为 5%,单
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该存单尚有 3 年到期,受让价格为 5000 万元。
方案二:以组合方式进行投资。其中,购入 3 万份政府债券 B,剩余额度投资于政府债
券 C。
B 为 5 年期债券,尚有 1 年到期,票面价值 1000 元,票面利率为 5%,每年付息一次,到
期还本,刚支付上期利息,当前市价为 980 元;该债券到期后,甲基金计划将到期还本付
息金额全额购买 2 年期银行大额存单,预计有效年利率为 4.5%,复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
付息。
C 为新发行的 4 年期国债,票面价值 1000 元,票面利率为 5.5%,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
付息,发行价格为 1030 元;计划持有三年后变现,预计三年后债券价格为 1183.36 元。
方案三:平价购买新发行的政府债券 D,期限 3 年,票面价值 1000 元,票面利率为 5%,
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
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的影响。
要求:分别计算三个投资方案的有效年利率,并从投资收益率角度指出应选择哪个投资 方案。
设各方案的有效年利率为 r。
方案一:
4000 + 4000×5%×10 = 5000×(1 + r)3
解得:r = 6.27%
方案二:
购买债券 C 的金额= 5000 - 3×980 = 2060(万元)
购买债券 C 的数量= 2060÷1030 = 2(万份)
方案二的终值= 3×1000×(1 + 5%)×(1 + 4.5%)2 + 2×1183.36 = 5806.60(万元)
5806.60 = 5000×(1 + r)3
解得:r = 5.11%
方案三:
r =(1 + 5%÷2)2 - 1 = 5.06%
方案一的有效年利率(投资收益率)最高,所以选择方案一。

甲公司产销一种产品,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车间,第二车间 继续加工成产成品,每生产 1 件产成品耗用 2 件半成品。第一车间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 入,投料程度与加工进度一致,加工费用陆续均匀发生。第二车间耗用的半成品与其他材料 均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加工费用陆续均匀发生。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留存的月末在产品 相对于本车间的完工程度均为 50%。公司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采用约当产 量法(加权平均法)在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
甲公司设有机修、供电辅助生产车间,分别为第一、二基本生产车间提供机修和电力服务,
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相互提供服务。公司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甲公司 2022 年 7 月成本资料如下:
要求:
计算说明(部分):
机修车间分配给供电车间的费用= 9000÷100×20 = 1800(元)
供电车间分配给机修车间的费用= 48000÷80000×5000 = 3000(元)
机修车间对外分配费用总额= 9000 + 3000 - 1800 = 10200(元)
机修车间对外分配总量= 100 - 20 = 80(小时)
机修车间对外分配单位成本= 10200÷80 = 127.5(元 / 小时)
机修车间分配给第一车间费用= 127.5×50 = 6375(元)
机修车间分配给第二车间费用= 127.5×30 = 3825(元)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费用总额= 48000 + 1800 - 3000 = 46800(元)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总量= 80000 - 5000 = 75000(度)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单位成本= 46800÷75000 = 0.624(元 / 度)
供电车间分配给第一车间费用= 0.624×50000 = 31200(元)
供电车间分配给第二车间费用= 0.624×25000 = 15600(元)
计算说明(部分):
本月加工成本=机修车间分配给第一车间费用+供电车间分配给第一车间费用+辅助生产分 配前加工成本= 6375 + 31200 + 392425 = 430000(元)
第一车间直接材料为陆续投入,直接材料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20×50%÷2 + 15 = 20(件)
直接材料产成品产量= 100(件)
【提示】第二车间每生产 1 件产成品耗用 2 件半成品,半成品的计量口径需要和产成品保持 一致,因此用产成品口径计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需要除以 2。若使用在产品口径计算,产 成品的产量 =100×2=200(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20×50% + 15×2=40(件)。
直接材料分配率= 360000÷(20 + 100)= 3000(元 / 件)
月末在产品分配的直接材料= 3000×20 = 60000(元)
产成品分配的直接材料= 3000×100 = 300000(元)
计算说明(部分):
第二车间半成品和其他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15(件)
直接材料分配率 =115000÷(15 + 100)=1000(元 / 件)
第二车间加工费用陆续发生,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15×50%=7.5(件)
加工成本分配率 =430000÷(7.5 + 100)=4000(元 / 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