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本小题16分。)(本题已根据最新教材改编)位于西部某市区的国家鼓励类软件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成立于2016年1月,自2020年开始被认定为国家鼓励的软件企业并于当年实现盈利。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0万元、其他收益800万元;发生营业成本2900万元、税金及附加210万元、管理费用2400万元、销售费用1700万元、财务费用200万元、营业外支出1200万元。2022年度该企业自行计算的会计利润为2190万元。2023年3月该企业进行2022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自查发现如下事项:(1)6月份购入一台不含增值税价3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销售人员告知该车型满足车辆购置税免税条件。另将一台企业使用过的燃油汽车在二手市场上销售,取得不含增值税收入10万元,未进行相应会计及税务处理。相关业务均签订了正式合同但未计提缴纳印花税。企业发现问题后已经完成了印花税、增值税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补税处理。(2)其他收益核算了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800万元,虽未对其单独设立核算账套但主管会计将该笔收入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3)成本费用中含实际发放的合理工资总额2000万元(其中残疾职工的工资50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30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200万元、拨缴的工会经费30万元,工会经费取得合法票据。(4)期间费用中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000万元(其中包括非广告性赞助支出200万元),业务招待费200万元。上年度超标未扣除可结转到本年度扣除的广告费100万元。(5)营业外支出中含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捐款1000万元、行政罚款及滞纳金1万元、替员工负担的个人所得税3万元。(其他相关资料:买卖合同印花税税率为0.3‰,若无特殊说明,各扣除项目均取得有效凭证。)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顺序计算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
[要求1](1)说明业务(1)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的范围;计算车辆购置和处置过程中应补缴的印花税、增值税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不考虑地方教育附加);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规定,说明企业少缴税款的情形下将面临的法律责任;计算业务(1)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要求2]

判断业务(2)企业将其作为不征税收入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要求3]

计算业务(3)各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要求4]

计算业务(4)各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要求5]

计算业务(5)各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要求6]

回答国家鼓励的软件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政策,并与其适用的地区优惠税率进行比较,说明哪种优惠方式使企业税负更低。

[要求7]

在企业选择较低税负的前提下,计算该企业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应纳税额。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业务(1)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应补缴的购置环节印花税=30×0.3‰=0.009(万元)应补缴的处置环节印花税=10×0.3‰=0.003(万元)应补缴的处置环节的增值税=10×13%=1.3(万元)应补缴的城市维护建设税=1.3×7%=0.091(万元)应补缴的教育费附加=1.3×3%=0.039(万元)

法律责任:对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业务(1)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009-0.003-0.091-0.039=9.858(万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业务(2)企业处理不正确。

理由: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属于财政性资金,但企业没有对其单独核算,不符合不征税收入的条件,应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要求3]
答案解析:

残疾人员的工资可以100%加计扣除,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

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2000×14%=280(万元),超过限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0-280=20(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2000×8%=160(万元),超过限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160=40(万元)

工会经费扣除限额=2000×2%=40(万元),未超过限额,不需要调整。

[要求4]
答案解析:

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10000×5‰=50(万元)<扣除限额2=200×60%=120(万元),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50万元,业务招待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50=150(万元)。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10000×15%=1500(万元),当年发生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000万元,其中200万元非广告性赞助支出不予扣除,应纳税调增赞助支出200万元,剩余800万元可以全部扣除,上年度超标未扣除结转到本年度扣除的广告费100万元准予在本年度扣除,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100=100(万元)

[要求5]
答案解析: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捐赠支出,准予据实扣除。行政罚款及滞纳金1万元、替员工负担的个人所得税3万元,不得在税前扣除。业务(5)应调增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3=4(万元)
[要求6]
答案解析:企业可以适用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15%税率或国家鼓励的软件企业“两免三减半”政策。2022年度为企业获利年度的第三年,按照“两免三减半”政策的税率为12.5%,低于地区优惠税率15%,因此选择按照“两免三减半”政策税负更低。
[要求7]
答案解析:

应纳税所得额=2190+9.858-50+20+40+150+100+4=2463.858(万元)

应纳税额=2463.858×12.5%=307.98(万元)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2年注册会计师《税法》真题(2024)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居民个人取得的下列所得中,适用按年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
  • A.经营所得 
  • B.偶然所得 
  • C.财产转让所得 
  • D.财产租赁所得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经营所得按年计征,选项 A 当选。偶然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按次计征,选项 BCD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获得房屋产权的行为中,免征契税的是(  )。 
  • A.取得抵债房屋 
  • B.获奖取得房产
  • C.差价互换房屋 
  • D.法定继承房屋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以作价投资(入股)、偿还债务等应交付经济利益的方式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 承受方应当缴纳契税,选项 A 不当选。以获奖方式取得房屋产权,实质上是接受赠与房产的行为,应缴纳契税,选项 B 不当选。房屋互换,互换价格不相等的,以其差额为计税依据,由支付 差额的一方缴纳契税。选项 C 不当选。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承受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选 项 D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纳税人开采的下列资源中,减征 30% 资源税的有(  )。
  • A.低丰度油田开采的原油 
  • B.深水油气田开采的原油
  • C.衰竭期矿山开采的煤炭 
  • D.充填开采置换出的煤炭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从低丰度油气田开采的原油、天然气,减征 20% 资源税,选项 A 不当选;高含硫天然气、三次采油和从深水油气田开采的原油、天然气,减征 30% 资源税,选项 B 当选;从衰竭期矿山开采的矿产品,减征 30% 资源税,选项 C 当选;2027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对充填开采 置换出来的煤炭,资源税减征 50%,选项 D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境内机构对外付汇的下列情形中,需要进行税务备案的有(  )。 
  • A.向境外单笔支付 5 万美元的直接债务利息 
  • B.向境外单笔支付 10 万美元的境内工作报酬 
  • C.向境外单笔支付 15 万美元的境内担保费用 
  • D.向境外单笔支付 20 万美元的境外差旅费用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境内机构和个人向境外单笔支付等值 5 万美元以上(不含等值 5 万美元,选项 A 不当选)的下列外汇资金,除无须进行税务备案的情形外,均应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税务备案:(1)境外机构或个人从境内获得的包括运输、旅游、通信、建筑安装及劳务承包、保险服 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体育文化和娱乐服务、其他商业服务、政府服务等服务贸易收入。(2)境外个人在境内的工作报酬,境外机构或个人从境内获得的股息、红利、利润、直接债务利息、担保费以及非资本转移的捐赠、赔偿、税收、偶然性所得等收益和经常转移收入(选项 B、C 当选)。(3)境外机构或个人从境内获得的融资租赁租金、 不动产的转让收入、股权转让所得以及外国投资者其他合法所得。境内机构在境外发生的差旅、 会议、商品展销等各项费用属于对外付汇无须进行税务备案的情形(选项 D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税收违法行为当事人中,税务机关应依法从轻处罚的有(  )。 
  • A.受他人胁迫的当事人
  • B.不满 14 周岁的当事人 
  • C.主动消除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当事人
  • D.配合税务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当事人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依据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规则,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选项 C 当选)。(2)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选项 A 当选)。(3)配合税务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选项 D 当选)。(4)其他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不满 14 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属于不予行政处罚情形(选项 B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