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股票股利发放后张某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
股票股利发放后的“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发放前的未分配利润 - 按市值确定的股票股利总额
=3000-2000=1000(万元)
股票股利发放后的“股本”项目金额=发放前的股本+发放前的股本×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面值
=2000+2000×2÷10×1=2400(万元)
股票股利发放后的“资本公积”项目金额=发放前的资本公积+(按市值确定的股票股利总额 - 发放前的股本×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面值)
=3000+(2000-2000×2÷10×1)=4600(万元)
股票股利发放后张某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发放前张某持股数量×(1+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发放前的股本×(1+股票股利的发放比例)]
=20×(1+0.2)÷[2000×(1+0.2)]=1%


所得税差异理论认为,由于普遍存在的税率以及纳税时间的差异,资本利得收益比股利收益更有助于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公司应当采用低股利政策。选项B正确。
【知识链接】


现金股利、负债股利、财产股利均会引起股东权益总额的变动。选项A、C、D不当选。
发放股票股利不会改变股东权益总额,只会引起股东权益内部结构的变化。选项B当选。

选项A当选:股票期权模式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
选项B不当选:限制性股票模式指公司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先将一定数量的股票赠与或以较低价格售予激励对象。只有当实现预定目标后,激励对象才可将限制性股票抛售并从中获利;若预定目标没有实现,公司有权将免费赠与的限制性股票收回或者将售出股票以激励对象购买时的价格回购。
选项C不当选:股票增值权模式指公司授予经营者一种权利,如果经营者努力经营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公司股票价格上升或业绩上升,经营者就可以按一定比例获得这种由股价上扬或业绩提升所带来的收益,收益为行权价与行权日二级市场股价之间的差价或净资产的增值额。
选项D不当选:业绩股票激励模式指公司在年初确定一个合理的年度业绩目标,如果激励对象经过努力后,在年末实现了公司预定的年度业绩目标,则公司给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股票,或奖励其一定数量的奖金来购买本公司的股票。

代理理论认为,高支付率的股利政策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但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该理论认为,最优资本结构是指代理成本和外部融资成本之和最小时的资本结构。
【知识链接】
“手中鸟”理论认为,当公司支付较高的股利时,公司的股票价格会随之上升,公司的价值将得到提高。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获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股价。
所得税差异理论认为,由于普遍存在的税率以及纳税时间的差异,资本利得收益比股利收益更有助于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公司应当采用低股利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