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准确完整、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如实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和提供有用经济信息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注意]
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但货币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其他实物单位也可以作为辅助计量单位;货币不局限于人民币,还包含美元、英镑等外币。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因此A为正确选项。
【知识点拓展】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法律主体通常都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
企业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和原则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3.会计分期(时间范围)
4.货币计量
采用货币计量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不排斥采用其他计量单位,其他计量单位可以对货币计量单位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企业应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以取得收钱的权利和产生付钱的义务为标志确认收入和费用(看事不看钱)。企业6月份采购的10 000元办公用品,全部计入当期的费用,记入“管理费用”账户;预付第三季度(7月、8月和9月)办公用房租金45 000元,应由第三季度负担,不应确认为6月份的费用;支付第二季度(4月、5月和6月)短期借款利息6 000元,每个月应分摊的利息费用=6 000÷3=2 000(元),应当确认为6月的利息费用为2 000元,记入“财务费用”账户;因此当期确认的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0 000+2 000=12 000(元),所以A为正确选项。
【知识点拓展】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注意]
①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②我国事业单位,除其部分经营业务外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记账。
③我国政府会计,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而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④工会会计、社会保险基金等基金(资金)会计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

可比性包括两层含义: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选项A和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C属于可理解性的要求;选项D正确的表述为: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以后期间不得随意变更。
【知识点拓展】
1.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例如,企业不同时期采用一致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8个方面: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够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就可以成为会计主体;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主体,才能成为法律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分公司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选项A说法错误;企业只核算本企业的经济业务,不能将企业与供应商作为同一个会计主体来处理,选项D错误;综上知,本题的选项为AD。
【知识点拓展】
会计主体不等同于法律主体,法律主体通常都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注意]
①一个法律主体内部,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
②一个会计主体可能由多个法律主体组成。
③会计主体可能是法律主体,可能不是法律主体。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因此本题的选项为ABD。选项C,收付实现制属于会计核算的基础。
【知识点拓展】
1.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础,具体包括:
(1)权责发生制
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看事不看钱)
(2)收付实现制
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看钱不看事)
2.政府会计中的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工会会计、社会保险基金等基金(资金)会计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