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5 600
- B、20 400
- C、30 600
- D、34 000
本题考查销项税额的检查。
在交款提货销售的情况下,如货款已经收到,发票账单和提货单已经交给买方,无论商品、产品是否已经发出,都作为销售实现,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税额,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企业该笔业务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13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 000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D。
本题考查销项税额的检查。
在交款提货销售的情况下,如货款已经收到,发票账单和提货单已经交给买方,无论商品、产品是否已经发出,都作为销售实现,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税额,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企业该笔业务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22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22 600-2 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 600(22 600÷(1+13%)×1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D。
本题考查销项税额的检查。
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产品(商品),于企业发出产品(商品)时确认销售实现。
企业收到货款时,其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
贷:合同负债
当货物发出时,再转作收入,计算相应的增值税:借:合同负债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月底,结转相应的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企业收取预收货款,且商品尚未发出,故作下列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合同负债 20 000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销项税额的检查。
自产产品用于本企业在建工程,不视同销售,不计算缴纳增值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5月销项税额=13 000+2 600=15 6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下列关于财政政策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工具。
【选项A错误】政府预算作为一种控制财政收支及其差额的机制,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中居于核心地位。
【选项B错误】调整政府预算支出结构能起到调节各种比例关系和经济结构的作用。这种调节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
【选项D错误】税收在实现收入公平分配中的作用。这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收入分配职能。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选项D错误】航空运输企业的销售额,不包括代收的机场建设费和代售其他航空运输企业客票而代收转付的价款。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通常,长时间的政府财政赤字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这是因为,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导致的货币过量发行,使政府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再分配中获取更大份额。在国内生产总值因物价上涨形成名义增长,但实际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政府收入增长就是通过价格再分配机制实现的。因此,政府收入通常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国内生产总值正常增量的分配所得【选项A】,二是价格再分配所得【选项C】。后者就是西方经济学者所说的通货膨胀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

位于县城的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3年11月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开采天然气45 000千立方米,销售天然气36 000千立方米,天然气不含税售价为1 800元/千立方米。
(2)开采原煤35万吨,销售20万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4 000万元。
(3)当月外购原煤5万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不含税购进金额2 500万元,增值税税额325万元。
(4)将外购原煤和自行开采的原煤混合加工洗煤12万吨,全部对外销售,取得不含税销售额7 800万元。
(5)企业职工食堂领用原煤2 500吨,同类产品不含税平均售价为125万元。
(6)购进采掘机械设备40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每台设备支付货款52万元、增值税6.76万元,已全部投入使用。购进其他货物、服务准予抵扣增值税500万元。
已知:资源税税率,原煤为5%,洗选煤为3%,天然气为6%;假设上期无留抵税额。
本题考查资源税。
实行从价计征的,应纳税额按照应税产品的销售额乘以具体适用税率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
依据题干数据,销售天然气应纳资源税=1 800×36 000×6%÷10 000=388.8(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资源税。
实行从价计征的,应纳税额按照应税产品的销售额乘以具体适用税率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
依据题干数据,销售原煤应纳资源税=4 000×5%=20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资源税。
纳税人自用应税产品应当缴纳资源税的情形,包括纳税人以应税产品用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捐赠、偿债、赞助、集资、投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利润分配或者连续生产非应税产品等。故企业职工食堂领用原煤应当缴纳资源税。
依据题干数据,食堂领用原煤应纳资源税=125×5%=6.2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纳税人销售或进口天然气,增值税税率为9%。
依据题干数据,业务(1):销项税额=1 800×36 000×9%÷10 000=583.2(万元)。
业务(2):销项税额=4 000×13%=520(万元)。
业务(3):进项税额=325(万元)。
业务(4):销项税额=7 800×13%=1 014(万元)。
业务(5):销项税额=125×13%=16.25(万元)。
业务(6):进项税额=6.76×40+500=770.4(万元)。
当期销项税额=583.2+520+1 014+16.25=2 133.45(万元)。
当期进项税额=325+770.4=1 095.4(万元)。
该企业当月应缴纳增值税=2 133.45-1 095.4=1 038.0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城市维护建设税。
城建税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大小由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两税”税额决定,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两税”税额×适用税率。纳税人所在地为县城、镇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5%。
依据题干数据,甲企业当月缴纳的城建维护建设税=1 038.05×5%=51.9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