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5 600
- B、20 400
- C、30 600
- D、34 000
本题考查销项税额的检查。
在交款提货销售的情况下,如货款已经收到,发票账单和提货单已经交给买方,无论商品、产品是否已经发出,都作为销售实现,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税额,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企业该笔业务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13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 000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D。
本题考查销项税额的检查。
在交款提货销售的情况下,如货款已经收到,发票账单和提货单已经交给买方,无论商品、产品是否已经发出,都作为销售实现,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税额,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企业该笔业务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22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22 600-2 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 600(22 600÷(1+13%)×1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D。
本题考查销项税额的检查。
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产品(商品),于企业发出产品(商品)时确认销售实现。
企业收到货款时,其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
贷:合同负债
当货物发出时,再转作收入,计算相应的增值税:借:合同负债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月底,结转相应的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企业收取预收货款,且商品尚未发出,故作下列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合同负债 20 000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销项税额的检查。
自产产品用于本企业在建工程,不视同销售,不计算缴纳增值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5月销项税额=13 000+2 600=15 6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政府间收入的划分。
税收收入划分的原则包括:效率原则、适应原则、恰当原则和经济利益原则。其中,效率原则以征税效率的高低作为标准来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适于中央集中征收的归入中央收入,相反,则划为地方收入。例如土地税或财产税,由于地方税务人员比较了解当地情况,由地方政府征收这些税就比较方便且有效率,因此,土地税或财产税一般划为地方税。
【选项B错误】适应原则以税基的宽窄为标准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选项C错误】恰当原则以税收负担的分配是否公平作为标准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选项D错误】经济利益原则以增进经济利益为标准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房产税。
【选项A、C错误】房产,是指有屋面和围护结构,能够遮风避雨,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工作、学习、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其中独立于房屋的建筑物,如围墙、烟囱、水塔、暖房、室外游泳池等不属于房产,不征收房产税。
【选项B错误】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不包括农村。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专项转移支付分为委托类、共担类、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五类。其中,应急类专项转移支付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地方事权,中央为帮助地方应对和处理影响区域大、影响面广的突发事件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选项B错误】共担类专项转移支付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中央将应分担部分委托地方实施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选项C错误】引导类专项转移支付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地方事权,中央为鼓励和引导地方按照中央的政策意图办理事务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选项D错误】救济类专项转移支付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地方事权,中央为帮助地方应对因自然灾害等发生的增支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选项C正确】外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国家金融组织向中国政府和居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选项D正确】企业从事下列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①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②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③中药材的种植;④林木的培育和种植;⑤牲畜、家禽的饲养;⑥林产品的采集;⑦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⑧远洋捕捞。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下列不属于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的是( )。
本题考查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可能发生在以下诸多方面:
①政府决策失误。【选项B】
②寻租行为。【选项A】
③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选项C】
④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选项D错误】财政手段属于政府干预的渠道和手段之一。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