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章先生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应缴纳1 000元的个人所得税
- B、章先生取得的保险赔款属于偶然所得,使用20%的个人所得税率
- C、章先生通过沪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转让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 D、根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累计预扣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依据题干数据。章先生所任职公司就章先生的工资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8 500×12-5 000×12)×10%-2 520=1 68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稿酬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再减按70%计算。预扣预缴税款时,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预扣率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依据题干数据,章先生取得稿酬收入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80 000×(1-20%)×70%×20%=8 96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章先生的会计咨询收入为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
依据题干数据,应纳税所得额=40 000×(1-20%)=32 000(元),适用税率30%,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为2 0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40 000×(1-20%)×30%-2 000=7 6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参加有奖竞猜活动取得中奖所得按偶然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中奖全额,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依据题干数据,应缴纳个人所得税=8 000×20%=1 6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选项A错误】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属于个人所得税法定免税项目。
【选项B错误】保险赔款属于个人所得税法定免税项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D。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目标。
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经济适度增长、物价基本稳定、收入分配分配、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中,充分就业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概念及其特征。
相对于私人物品来说,公共物品具有如下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和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其中,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有,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划归某个人或集团享有。
【选项A错误】受益的非排他性体现在: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个人或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物品,也不会影响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
【选项B错误】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体现在: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或妨碍其他个人或集团同时享用,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
【选项D错误】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体现在:提供公共物品,是为了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选项B错误】间接控制是指居民企业以间接持股方式持有外国企业20%以上股份,具体认定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收入分配职能。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选项A错误】对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同样征收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选项C错误】对增值税和消费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的,除另有规定外,对随增值税和消费税附征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一律不予退(返)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