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税收原则概述。
【选项D错误】税收原则是实现税收目的的保证,而税收的首要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此税收原则的制定应主要围绕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进行,而这正是政府的公共职能所指的范畴。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政府间收入的划分。
税收收入划分的原则包括:效率原则、适应原则、恰当原则和经济利益原则。其中,效率原则以征税效率的高低作为标准来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适于中央集中征收的归入中央收入,相反,则划为地方收入。例如土地税或财产税,由于地方税务人员比较了解当地情况,由地方政府征收这些税就比较方便且有效率,因此,土地税或财产税一般划为地方税。
【选项B错误】适应原则以税基的宽窄为标准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选项C错误】恰当原则以税收负担的分配是否公平作为标准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选项D错误】经济利益原则以增进经济利益为标准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选项B错误】间接控制是指居民企业以间接持股方式持有外国企业20%以上股份,具体认定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账簿、凭证管理。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 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罚款。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
分项抵免税额实际上是对综合抵免限额的一种补充,也是以维护居住过利益为出发点的。其计算公式为:分项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国外某一单项应税所得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
依据题干数据,经营所得的抵免限额=100×30%=30(万元),利息所得的抵免限额=10×10%=1(万元)。
来源于乙国的经营所得已纳税款=100×20%=20(万元),小于抵免限额30万元,所以,经营所得的已纳税款20万元可以全额得到抵免。
在甲国需补税=30-20=10(万元)。
来源于乙国的利息所得已纳税款=10×20%=2(万元),大于抵免限额1万元,实际抵免额为1万元,在甲国不用纳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我国现行税制结构。
财产税类,包括房产税【选项B】、契税、车船税,主要是对某些财产和行为发挥调节作用。
【选项A、C错误】货物和劳务税类(也称流转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主要在生产、流通或者服务业中发挥调节作用。
【选项D错误】所得税类,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主要是在国民收入形成后,对生产经营者的利润和个人的纯收入发挥调节作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