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含义。
从形式上看,预算以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形式存在,这体现在政府预算是按照一定时期国家的政策意图和制度标准对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所进行的预计、测算和安排,它将政府的财政收支分门别类地列入各种计划表格,以反映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的来源和规模、支出去向和数额、收支平衡以及收支管理的情况。
【选项B错误】政府预算的法律性具体体现在:有关预算级次的划分、收支内容的确定、管理职权的界定以及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的程序都是在《预算法》的规范下进行的,政府预算编制后要经国家立法机构审查批准方能公布并组织实施;预算执行过程要受严格制约,不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任何人无权改变预算规定的各项收支指标。
【选项C错误】从预算内容上看,政府预算的各项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全面反映了公共财政对公共资源的分配活动,体现了政府的职能范围。
【选项D错误】政府预算对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过程,不仅仅是一般的财政收支活动,如果通过收支活动有意识地服务于财政的调控功能,那么收支活动就又成为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公债市场的功能。
公债市场具有以下两种功能:
①实现公债的顺利发行和偿还;【选项A】
②合理有效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提高社会资金效率。【选项B、C】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我国政府预算的绩效管理。
我国《预算法》首次将“讲求绩效”写入了预算的原则。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
分项抵免税额实际上是对综合抵免限额的一种补充,也是以维护居住过利益为出发点的。其计算公式为:分项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国外某一单项应税所得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
依据题干数据,经营所得的抵免限额=100×30%=30(万元),利息所得的抵免限额=10×10%=1(万元)。
来源于乙国的经营所得已纳税款=100×20%=20(万元),小于抵免限额30万元,所以,经营所得的已纳税款20万元可以全额得到抵免。
在甲国需补税=30-20=10(万元)。
来源于乙国的利息所得已纳税款=10×20%=2(万元),大于抵免限额1万元,实际抵免额为1万元,在甲国不用纳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选项C正确】外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国家金融组织向中国政府和居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选项D正确】企业从事下列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①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②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③中药材的种植;④林木的培育和种植;⑤牲畜、家禽的饲养;⑥林产品的采集;⑦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⑧远洋捕捞。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财政投资性支出。
由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在世界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影响这个比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经济体制的差异【选项A】;二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选项B】。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