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下列不属于交通运输服务的是(    )。
  • A.装卸搬运服务
  • B.陆路运输服务
  • C.水路运输服务
  • D.管道运输服务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交通运输服务是指利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者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业务活动,包括陆路运输服务【选项B】、水路运输服务【选项C】、航空运输服务和管道运输服务【选项D】

【选项A错误】装卸搬运服务属于现代服务中的物流辅助服务。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财政税收模拟卷(二)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决定公债发行条件的过程和关键环节是(    )。
  • A.公债的持有者
  • B.公债的收入使用
  • C.公债的偿还方式
  • D.公债的发行方式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债的发行。

公债既是政府筹集资金的手段,又是认购者的投资工具,发行者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筹集所需资金,认购者的目标是以既定的投资获取最大的收益,协调双方利益目标的手段是公债的发行条件,包括票面利率、偿还期限和发行价格,而决定发行条件的过程和关键环节则是公债的发行方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正确的是(    )。
  • A.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 B.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费用6万元
  • C.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
  • D.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财政对义务教育支出项目的公共定价政策是(    )。
  • A.高价政策
  • B.平价政策
  • C.最低费用选择政策
  • D.免费和低价政策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定价。

对公共物品和公共劳务的定价策略一般有四种情况,即免费、低价、平价和高价。免费和低价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劳务,必须是从全局和社会的利益出发,适用于在全国普遍使用但居民对此尚未完全觉悟的情形,如强制实施义务教育、强制注射一类疫苗等。

【选项A错误】高价政策,主要适用于从全社会利益来看必须限制使用的公共物品和公共劳务,如繁华地段的机动车停车收费。

【选项B错误】平价政策一般适用于全社会的利益来看,既无须特别鼓励使用,也无须特别加以限制使用的公共物品和公共劳务,如公路、公园、铁路、医疗等。

【选项C错误】最低费用选择法属于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当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造成流通中过多的货币投放时,政府收入通常包括(    )。
  • A.GDP正常增量的分配所得
  • B.财政税收
  • C.价格再分配所得
  • D.发行公债
  • E.行政性收费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通常,长时间的政府财政赤字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这是因为,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导致的货币过量发行,使政府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再分配中获取更大份额。在国内生产总值因物价上涨形成名义增长,但实际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政府收入增长就是通过价格再分配机制实现的。因此,政府收入通常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国内生产总值正常增量的分配所得【选项A】,二是价格再分配所得【选项C】。后者就是西方经济学者所说的通货膨胀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某服装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营儿童服装、成人服装及服装技术培训业务(该服装厂经批准取得了相关培训资质)。2024年9月有关资料如下:

(1)接受某演出单位委托,定制某型号儿童服装,向该演出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金额1 190 000元。服装厂自某批发市场购买棉花一批用于生产专用布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注明价款565 000元。

(2)接受某企业委托,加工一批高档成人服装,由委托方提供布料等,成本为280 000元。收取加工费和代垫辅料款,向委托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金额200 000元。

(3)向某拖布企业销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取得含税收入13 000元。

(4)当月购买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额51 000元;当月购进原材料发生不含税运费20 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为销售经理配置了小汽车一辆,取得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注明税额17 000元。

(5)月末盘点时发现库存上月外购原材料因保管不善潮湿霉烂,成本为15 700元,不考虑运费成本。

(6)当月购置小型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额1 360元。

本月取得的相关票据符合税法规定,并在当月通过认证。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依据题干数据,业务(1)销项税额=1 190 000×13%=154 700(元);

                        业务(2)销项税额=200 000×13%=26 000(元);

                        业务(3)销项税额=13 000÷(1+13%)×13%=1 495.58(元);

                        该服装厂当月销项税额合计=154 700+26 000+1 495.58=182 195.58(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已经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一律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依据题干数据,进项税额需转出=15 700×13%=2 041(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对于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允许其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所以服装厂购买棉花用于生产占用布料适用10%的扣除率。

依据题干数据,业务(1)进项税额=565 000×10%=56 500(元);

                        业务(4)进项税额=51 000+20 000×9%+17 000=69 800(元);

                        业务(5)需作进项税额转出=2 041(元);

                        业务(6)进项税额=1 360(元);

                        本期准予抵扣进项税=56 500+69 800+1 360-2 041=125 619(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依据题干数据,应纳增值税=182 195.58-125 619=56 576.58(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要求5]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即为销售额,销售额为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其中,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选项A】、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选项B错误】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即为销售额,销售额为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选项C错误】价外费用中不包括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选项D错误】价外费用中不包括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