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用经济发展阶段论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选项A、D错误】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了“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选项B错误】瓦格纳提出了“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纳税信用管理。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的,不影响其纳税信用评价:
①由于税务机关原因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纳税人未能及时履行纳税义务的;
②非主观故意的计算公式运用错误以及明显的笔误造成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
③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不影响纳税信用评价的情形。
【选项A错误】纳税信用信息包括纳税人信用历史信息,税务内部信息、外部信息。
【选项C错误】直接判级适用于有严重失信行为的纳税人。纳税信用评价指标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规定。
【选项D错误】税务机关每年4月确定上一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并为纳税人提供自我查询服务。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检查。
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根据发出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故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计入“存货”项目的金额为100 000+10 000=110 0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概述。
从总量调节出发,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扩张性货币政策;②紧缩性货币政策;③中性货币政策。其中,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过程对货币的实际需要量,其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选项A错误】从总量调节出发,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扩张性货币政策;②紧缩性货币政策;③中性货币政策,其中不包括稳健的货币政策。
【选项B错误】中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大体上等于经济过程对货币的实际需要量,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状况不产生影响。
【选项C错误】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小于经济过程对货币的实际需要量,其主要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国际避税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①跨国纳税人对利润的追求是国际避税产生的内在动机。
②各国税收制度的差别【选项C】和税法的缺陷【选项D】是产生国际避税的外部条件。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