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消费税的税率。
进口卷烟消费税定额税率为标准箱(50 000支)150元(即0.003×50 000=150)。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检查。
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根据发出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故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计入“存货”项目的金额为100 000+10 000=110 0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特征。
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个人或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物品,也不会影响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即公共物品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的特征。
【选项B错误】提供公共物品,是为了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即公共物品具有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的特征。
【选项C错误】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或妨碍其他个人或集团同时享用,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即公共物品具有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的特征。
【选项D错误】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有,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划归某个人或集团享有,即公共物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的特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政府在分析财政支出的效益时,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较微观经济组织宽得多。【选项A、B】
②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③择优的标准不同。【选项D】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D。

本题考查现代税收原则。
便利原则有以下两个要求:
①要确立尽可能简化和便利的纳税期限和缴纳方法(包括纳税地点和纳税手续等);【选项C】
②税收制度应由民意机关参与制定,并保持相对稳定,不可朝令夕改,令纳税人无所适从。【选项D】
【选项A、B错误】弹性原则要求,一方面,要在经济增长、征税对象和税收收入之间建立密切联系,要确保税收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另一方面,要根据政府支出需要,适时适度地增减税种、税目,调整税率。
【选项E错误】节约原则要求税务机关内部机构设置要合理,人员要精干,征收方法要适当,力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空耗纳税人所纳税款。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D。

乙企业为一家手机制造企业,2024年度会计自行核算取得主营业务收入5 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 000万元,营业外收入500万元,应扣除的主营业务成本1 0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300万元,营业外支出100万元,管理费用600万元,销售费用600万元,财务费用500万元。企业自行核算实现年度利润3 400万元。2025年年初聘请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发现如下问题:
(1)管理费用中包含业务招待费60万元。
(2)研发过程中实际发生新产品研发费30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用于生产。
(3)扣除的成本和费用中,包含实发工资500万元,职工福利费8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30万元。
(4)营业外支出包括乙企业直接向贫困地区一所学校捐款50万元。
(5)乙企业通过其设立在境外C国的办事处,在C国销售手机取得收入200万元(折合成人民币),办事处发生的销售成本为50万元(折合成人民币),未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已就这笔销售利润在C国缴纳当地企业所得税30万元(折合成人民币)。
其他相关资料:我国对居民企业境外所得实行限额抵免法。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依据题干数据,发生额的60%=60×60%=36(万元),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5 000+1 000)×5‰=30(万元)。36万元>30万元,则税前准予扣除3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30=3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依据题干数据,乙企业新产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300×200%=600(万元),则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60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500×14%=70(万元),实际发生8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0-70=10(万元)。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扣除限额=500×8%=40(万元),实际发生30万元,无需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所以,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公益性捐赠支出,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乙企业直接向贫困地区一所学校捐款属于非公益性捐赠支出,禁止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乙企业境外所得抵免限额=(200-50)×25%=37.5(万元)。在境外已纳所得额30万元,乙企业境外所得抵免额为30万元,境外所得抵免后应向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37.5-30=7.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