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包括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财力补助,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如作为国家增支减收政策配套措施的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
【选项A、B、C错误】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专项转移支付包括委托类、共担类、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五类。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印花税。
应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未列明金额的,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按照实际结算的金额确定。计税依据仍不能确定的,按照书立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时的市场价格确定;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
产生国际重复征税的根本原因是各国税收管辖权的交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下列机构和个人中,属于房产税纳税人的是( )。
本题考查房产税。
【选项B错误】产权未确定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由房产代管员或者使用人纳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不包括农村。
【选项C错误】纳税单位和个人无租使用房产管理部门、免税单位及纳税单位的房产的,应由使用人代为缴纳房产税。
【选项D错误】房屋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依照房产余值缴纳房产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某农机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3年11月发生以下业务:
(1)外购原材料,取得普通发票上注明价税合计50 000元,原材料已入库,另支付给一般纳税人运输企业运输费用3 000元,并取得其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2)外购农机零配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40 000元,本月生产领用价值90 000元的农机零配件。
(3)生产领用9月份外购的钢材一批,成本85 000元;企业将10月份外购的一批钢材用于职工福利,成本70 000元,其中含运费成本2 790元(当地一般纳税人运输企业提供运输服务,并收到其开具的增值税货运专票),已抵扣进项税。
(4)销售农用机械一批,取得不含税销售额430 000元,另收取包装费15 000元。
(5)销售一批农机零部件,取得含税销售额39 000元。
(6)提供农机维修业务,开具的普通发票上注明价税合计35 100元。
企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在当月通过认证并在当月抵扣。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即为销售额,销售额为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其中,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 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农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9%。
依据题干数据,业务4:销项税额=430 000×9%+15 000÷(1+9%)×9%=39 938.53(元)
业务5:销项税额=39 000÷(1+13%)×13%=4 486.73(元)
业务6:销项税额=35 100÷(1+13%)×13%=4 038.05(元)
11月该企业销项税额=39 938.53+4 486.73+4 038.05=48 463.31(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依据题干数据,业务2:进项税额=140 000×13%=18 2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不得计算进项税额抵扣,已抵扣的,需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依据题干数据,业务3:进项税额转出=(70 000-2 790)×13%+2 790×9%=8 988.4(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依据题干数据,业务1:进项税额=3 000×9%=270(元)
业务2:进项税额=140 000×13%=18 200(元)
11月该企业应纳增值税额=48 463.31-(270+18 200-8 988.4)=38 981.71(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选项C错误】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扣减旧货收购价格(金银首饰以旧换新除外,应以销售方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价款征收增值税)。
【选项D错误】纳税人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销售货物的,双方均作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售额丙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购货额并计算进项税额。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D。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依据题干数据,该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600×8%=48(万元),48万元<50万元,故该企业本年度允许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为48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