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问题。
分税制主要包括“分事、分税、分权、分管”四层含义。其中,“分事”是按照一定社会管理和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各级政府间划分社会管理权和经济管理权,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各级政府的预算支出范围。
【选项B错误】“分税”,是在划分事权和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划分税种,即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以划定中央和地方的收入来源。
【选项C错误】“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都对属于自己的税种有开停征权、调整税目税率和减免税权,同时赋予地方开征地方性新税的权力。
【选项D错误】“分管”,是在“分事”和“分税”的基础上实行分级财政管理,建立中央与地方两级税收征管体系,设置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管机构,分别负责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征收管理工作。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税款征收的管理。
【选项D错误】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不适用于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对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也没有必要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增值税会计科目的设置。
“已交税金”专栏,记录纳税人当月已交纳的应交增值税额,所以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98 000
贷:银行存款 98 000
【选项B错误】“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分别记录纳税人月度终了转出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额。
【选项C错误】“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主要用来记录和核算企业在本年度发现并需要追溯调整至以前年度的损益性事项,包括但不限于重大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对以前年度利润或亏损产生影响的情形。
【选项D错误】“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纳税人月度终了从“应交增值税”或“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当月应交未交、多交或预缴的增值税额,以及当月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额。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税款征收的管理。
【选项B错误】纳税人在规定的限期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期限期满仍未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冻结的存款中扣缴税款,或者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资源配置职能。
【选项C、D错误】私人物品对于每个消费者来说是相同的价格,而公共物品对于每个消费者来说却有不同的“价格”,因为公共物品对于每个消费者的效用不同。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E。

本题考查财政投资性支出。
纵观世界各国的经验,财政对农业农村部门的投资具有以下特征:
①以立法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选项A】
②对财政投资范围应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选项C】
③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引进新的农业生产要素。【选项D】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