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7.5
- B、10
- C、12
- D、15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依据题干数据,扣除限额=300×14%=42(万元)。纳税调整额=实际发生额-扣除限额=60-42=18(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职工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依据题干数据,扣除限额=300×8%=24(万元)>20万元,准予扣除2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依据题干数据,扣除限额=300×5%=15(万元),纳税调整额=实际发生额-扣除限额=50-15=3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依据题干数据,扣除限额=300×5%=15(万元)<20万元,按照扣除限额15万元进行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决策程序。
预算决策法规、标准和原则自身具有概括性【选项A】和不确定性【选项E】,只有遵循按照法定程序做出的解释才能成为预算决策的依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E。

本题考查消费税的计税依据。
《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时纳税。这里所说“用于其他方面”是指纳税人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在建工程【选项C】、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提供劳务以及用于馈赠【选项D】、赞助、集资 、广告、样品、职工福利【选项E】、奖励【选项B】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DE。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审查、批准和监督制度。
广义和狭义的政府预算监督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不同之处。
①相同之处在于两者所指的监督对象是一致的,均为接受财政管理的相关组织,具体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其他组织。
②不同之处在于预算监督主体范围不同【选项B】以及由此引出的监督方式【选项C】和监督内容【选项D】的不同。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D。

本题考查我国政府的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
我国政府的或有隐性债务包括:
①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选项A】
②国有企业未弥补亏损;【选项B】
③对供销社系统及对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援助。【选项C】
【选项D、E错误】直接隐形债务主要是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所形成的债务,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养老保险资金的缺口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另外,如果经济结构调整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变缓,失业救济的负担会不断加重,这些都会形成政府的直接隐形债务。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