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财政补贴支出。
价格补贴与企业亏损补贴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不是作为支出项目列入财政支出,而是作为冲减收入处理的。1986年以后价格补贴改为在财政支出中列支,企业亏损补贴依然是作为冲减收入处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税收支出。
就刺激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主要形式有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加速折旧、退税等。其中,延期纳税,纳税人等于得到一笔无息贷款,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纳税人缓解财务上的困难。
【选项A错误】税收抵免是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例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选项B错误】退税是指国家按规定退还纳税人已纳的税款。
【选项D错误】税收豁免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对纳税人的某些所得项目或所得来源不予征税,或对其某些活动不列入征税范围等,以减轻其税收负担。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属于法定免税项目。所以,县级人民政府发放的个人先进奖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选项B、C、D错误】保险赔款,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以及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均属于个人所得税的法定免税项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预防性支出主要包括国防、司法、公安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支出【选项B】。
【选项A、C、D错误】创造性支出是指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更为发达的支出。这类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文教、科学、卫生和社会福利等支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提供保险服务的纳税人以实物赔付方式承担机动车辆保险责任的,自行向车辆修理劳务提供方购进的车辆修理劳务,其进项税额可以按规定从保险公司销项税额中抵扣。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依据题干数据,该企业第1季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1 000×25%=25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税款分摊方法为:汇总纳税企业按照税法规定汇总计算的企业所得税,包括预缴税款和汇算清缴应缴应退税款,50%在各二级分支机构分摊,各二级分支机构根据分摊税款就地办理缴库或退库;50%由总机构分摊缴纳,其中25%就地全额缴入中央国库或退库;25%就地办理缴库或退库。总机构按公式计算分摊税款:总机构分摊税款=汇总纳税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50%。
依据题干数据,总机构分摊税款=汇总纳税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50%=250×50%=12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二级分支机构按公式计算分摊税款:所有二级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总额=汇总纳税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50%。
总机构应按照上年度二级分支机构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计算各二级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款的比例,三因素的权重依次为0.35、0.35、0.30。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二级分支机构分摊比例=(该二级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二级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35)+(该二级分支机构职工薪酬÷各二级分支机构职工薪酬之和×0.35)+(该二级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二级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0.30)。
依据题干数据,所有二级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总额=汇总纳税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50%=250×50%=125(万元)。
B分支机构分摊比例=9 000÷(9 000+5 000)×0.35+220÷(220+130)×0.35+3 000÷(3 000+3 000)×0.30=0.595。
B机构就地分摊预缴的企业所得税=0.595×125=74.37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依据上题计算结果可知,B机构就地分摊预缴的企业所得税=0.595×125=74.375(万元),
C机构就地分摊预缴的企业所得税=125-74.38=50.62(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选项A错误】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具体核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