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2020年1月1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针对事项(5),甲公司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
针对事项(7),甲公司应冲减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金额为( )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甲公司“投资收益”账户的累计发生额为( )万元。
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为( )万元。
-
A、
264
-
B、
234
-
C、
294
-
D、
204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所以2019年12月31日该项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账面价值为其公允价值103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为:
2019年3月1日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2019年12月31日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30
贷:其他综合收益30
甲公司进一步取得乙公司20%的股权,对其具有重大影响,应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追加投资日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1030+新增股权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2000=3030(万元)。因全部持有的30%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需考虑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进一步取得投资日甲公司应享有的被投资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3300万元(11000×30%),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方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需进行调整,所以2020年1月1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300万元。
甲公司持有的30%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所以乙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选项A和B正确。
2021年乙公司发生亏损500万元,按照取得股权投资时点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调整之后的乙公司亏损的金额=500+(600-500)/10=510(万元),所以乙公司发生的亏损应冲减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金额为153万元(510×30%),乙公司实现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金额为60万元(200×30%),因此,事项(7)整体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53-60=93(万元),选项A正确。
甲公司“投资收益”账户的累计发生额=[200-500-(600-500)/10*2]×30%=-96(万元)。
2021年12月31日发生减值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000+1030+270-30+57-153+60=3234(万元)。甲公司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其可收回金额为3000万元,小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所以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为234万元(3234-3000)。



企业自行建造厂房过程中发生的下列支出,不构成在建工程项目成本的是( )。
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在建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的赔款后的净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甲公司2021年1月1日发行了400万份、每份面值为100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价格为40000万元,无发行费用。该债券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利息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债券发行一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债券持有人若在当期付息前转换股票的,应按照债券面值和应付利息之和除以转股价,计算转股股数。该公司发行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但没有转股权的债券的市场年利率为9%。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初始确认时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P/A,9%,3)=2.5313,(P/F,9%,3)=0.7722。
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100×400×5%×(P/A,9%,3)+100×400×(P/F,9%,3)=35950.6(万元),则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初始确认时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金额=40000-35950.6=4049.4(万元)。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包括( )。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故选项A、C、D、E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