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与股票内在价值呈反方向变化的因素有( )。  
  • A.股利年增长率
  • B.年股利
  • C.投资要求的报酬率
  • D.β系数
答案解析
答案: C,D
答案解析:

本题的考查点是股票价值的估值模型,V0=D1/rs-g),D1=D0×(1+g,由公式看出,股利增长率g,基期股利D0,预期年股利D1,与股票价值呈同向变化,投资的必要报酬率rs与股票价值呈反向变化,而β系数与投资的必要报酬率呈同向变化,因此β系数同股票价值亦呈反向变化。 投资要求的报酬率=必要报酬率=无风险利率+β×市场风险溢价,所以,β系数与投资要求的报酬率同方向变化,同时投资要求的报酬率与股票价值反方向变化,所以β系数也与股票价值反方向变化,选项D正确。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注会《财务成本管理》模拟试卷二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甲公司2023年期初普通股为1000万股,净资产12000万元。公司于20235月1日按每10股送2股发放股票股利,又于当年10月1日增发200万股,2023年期末净资产为14000万元,每股市价为28元。甲公司2023年年末的静态市净率为(  )倍。

  • A.2.33
  • B.2.50
  • C.2.70
  • D.2.95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甲公司2023年年末的市净率=28/[14000/(1000×1.2+200)]=2.80(元/股)。

【提示】在计算每股净资产时,应使用资产负债表日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而不是当期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可转换债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 A.纯债券价值和转换价值中较低者,构成了底线价值
  • B.可转换债券的市场价值不会低于底线价值
  • C.赎回溢价随债券到期日的临近而增加
  • D.设置赎回条件是为了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市场套利的存在,决定了可转换债券的最低价值,应当是纯债券价值和转换价值两者中较高者,因而债券价值和转换价值两者中较高者,形成了底线价值,选项A当选,选项B不当选。赎回溢价指的是赎回价格高于可转换债券面值的差额,赎回溢价主要是为了弥补赎回债券给债券持有人造成的损失(例如无法继续获得利息收入),赎回溢价随着债券到期日的临近而减少,选项C当选。赎回条件是对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赎回债券的情况要求,设置赎回条款是为了促使债券持有人转换股份;也能使发行公司避免市场利率下降后,继续向债券持有人支付较高的债券利息所蒙受的损失,设置赎回条款是为了保护债券发行公司的利益,选项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

甲公司今年净利润为100万元,税后利息费用为10万元(全部由长期借款产生),公司平均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不考虑其他条件,不存在其他金融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甲公司今年的金融损益为10万元
  • B.甲公司今年的经营损益为110万元
  • C.甲公司今年的税后经营净利润为110万元
  • D.甲公司今年的税前经营利润为146.67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B,C,D
答案解析:

金融损益=-税后利息费用-10(万元),经营损益=税后经营净利润=100-(-10)=110(万元),税前经营利润=110÷(1-25%)=146.67(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组合题]

甲企业使用同种原料生产联产品AB,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后,直接转移到第二步骤进行深加工,生产出AB两种产品原料在第一步骤生产开工时一次性投放,两个步骤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发生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均采用约当产量法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月末留存在本步骤的实物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分别为60%50%。联产品成本按照可变现净值法进行分配,其中:A产品可直接出售,售价为8.58/千克;B产品需继续加工,加工成本为0.336/千克,售价为7.2/千克。AB两种产品的产量比例为6:5

20233月相关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1)本月产量资料(单位:千克)


(2)月初在产品成本(单位:元)


(3)本月发生成本(单位:元)

要求: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2023年3月 ,单位:元)

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 2023年3月,单位:元)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单(2023年3月,单位: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AB两种产品的产量比例为6:5所以:

A产品产量=88000×6/6+5=48000(千克)

B产品产量=88000×5/6+5=40000(千克)

A产品可变现净值=48000×8.58=411840(元)

B产品可变现净值=40000×7.2-0.336=274560(元)

A产品应分配的成本=[572000/411840+274560]×411840=343200(元)

B产品应分配的成本=[572000/411840+274560]×274560=228800(元)

A产品单位成本=343200/48000=7.15(元/千克)

B产品单位成本=228800/40000+0.336=6.056(元/千克)。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A 公司是一个制造业企业,为增加产品产量决定添置一台设备,预计该设备将使用4 年。公司正在研究是通过自行购置还是租赁取得该设备。有关资料如下:

(1)如果自行购置该设备,预计购置成本1600万元。税法折旧年限为5 年,折旧期满时预计净残值率为5%, 按直线法计提折旧。4 年后该设备的变现价值预计为400万元。设备维护费用(保险、保养、修理等)预计每年16万元,假设均发生在每年年末。

(2)B 租赁公司可提供该设备的租赁服务,租赁期4 年,年租赁费370 万元,于每年年初支付。租赁公司负责设备的维护,不再另外收取费用。租赁期内不得撤租。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所有权不转让。

(3)A 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 税前借款(有担保)利率为8% 。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税后有担保的借款利率=8%×(1–25%)=6%

每年折旧抵税额=1600×(1-5%)÷5×25%=76(万元)

每年维护费用税后净额=16×(1-25%)=12(万元)

4年后资产的账面价值=1600-1600×(1-5%)÷5×4=384(万元)

4年后资产变现税后净额=400-(400-384)×25%=396(万元)

平均年成本=[1600-396×(P/F,6%,4)+(12-76)×(P/A,6%,4)]/(P/A,6%,4)=307.22(万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计税基础=370×4 = 1480 万元)

年折旧抵税= 1480 ×1 - 5 % ÷5×25%= 70.3万元)

4年后资产的账面价值= 1480 1480×(15%)÷5×4355.2(万元)

4年后资产变现税后净额=00355.2×25%=88.8万元

平均年成本[370+37070.3×P/A6%388.8+70.3×P/F6%4]÷P/A6%4301.6万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方案平均年成本301.6万元小于方案一平均年成本307.22万元应选择方案二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