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税前利润=(60-36)×30-500=220(万元)。假设单价增长10%,变动后单价=60×(1+10%)=66(元),变动后的息税前利润=(66-36)×30-500=400(万元),息税前利润变动率=(400-220)/220×100%=81.82%,单价的敏感系数=81.82%/10%=8.18。


甲公司今年净利润为100万元,税后利息费用为10万元(全部由长期借款产生),公司平均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不考虑其他条件,不存在其他金融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金融损益=-税后利息费用=-10(万元),经营损益=税后经营净利润=100-(-10)=110(万元),税前经营利润=110÷(1-25%)=146.67(万元)。

按照有企业所得税条件下的MM理论,有负债企业的价值=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利息抵税的现值,而按照权衡理论,有负债企业的价值=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利息抵税的现值-财务困境成本的现值,因此权衡理论是对有企业所得税条件下的MM理论的扩展;按照代理理论,有负债企业的价值=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利息抵税的现值-财务困境成本的现值-债务的代理成本现值+债务的代理收益现值,所以,代理理论是对权衡理论的扩展。优序融资理论与代理理论无关。

对于一年内付息多次的债券来说,给出的票面利率指的是报价利率,该债券的报价利率为10%,有效年利率=(1+10%/2)2-1=10.25%,选项A、B当选;计息期利率=报价利率/一年内付息的次数,本题中,计息期利率=10%/2=5%,选项C当选,选项D不当选。

甲公司使用经济订货模型对生产需要使用某种原材料进行存货管理,全年需求量720吨(一年按360天计算)。每次订货成本100元,每日最大送货量为10吨,材料的单位储存成本为200元/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每日需求量=720÷360=2(吨),经济订货量={2×720×100÷[200×(1-2÷10)]}^0.5=30(吨),选项A当选。最高存货量=30÷10×(10-2)=24(吨),选项D当选。年订货次数= 720÷30=24(次),选项B不当选。与批量相关的年存货总成本=[2×720×100×200×(1-2÷10)]^0.5=4800(元),选项C当选。

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选项A当选;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选项B当选;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平行汇总计入产成品成本,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选项D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