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资产周转率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资产整体的使用效率。各项资产的周转率指标用于衡量各项资产赚取收入的能力,经常与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以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股票股利不会改变股票面值,选项A不当选;股票分割和股票股利均会使普通股股数增加,选项B当选;股票分割和股票股利均不会改变股东权益总额,选项C不当选;股票分割不会改变股东权益结构,选项D不当选。

销售费用预算以销售预算为基础,根据费用计划编制,选项C当选;直接人工预算、直接材料预算、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均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

甲公司生产销售A产品,为扩大销售,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公司计划对信用政策作出调整,有关资料如下:
(1)A产品单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700万元。假定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总额不因信用政策改变而改变,应收账款、存货占用资金用于同等风险投资的最低收益率为15%,一年按360天计算。
(2)公司目前采用30天按发票全额付款的信用政策,平均有90% (指销售量比,下同)的客户能在信用期满时付款, 10%的客户在信用期满后20天付款,在现有信用政策下,年销售量为27万件,年平均存货水平为6万件。
(3)公司计划改变信用政策,即向客户提供一定的现金折扣,折扣条件为“1/10, n/30”。经测算,采用该政策后,预计年销售量将增加20% ;预计平均有70%的客户选择在第10天付款, 20%的客户选择在第30天付款,其余10%的客户在信用期满后20天付款。因改变信用政策,收账费用将减少15万元。此外,因销售量增加,预计年平均存货水平将增加到8万件。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4)对于应收帐款、存货等形成的营运资金需求,公司通过与银行签订周转信贷协定予以满足。银行授予公司的周转信贷额度为500万元,假定当年实际使用了320万元,承诺费率为0.3%。
要求:
(1)①边际贡献总额=27×(100-60)=1080(万元)
平均收现期=30×90%+50× 10%=32(天)
②应收账款平均余额=27×100/360×32=240(万元)
③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240×60/100× 15%=21.6(万元)
(2)新信用政策下的平均收现期=70%×10+20%×30+10%×50=18(天)
(3)新信用政策下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27×(1+20%)×100/360×18×60%×15%=14.58(万元)
①增加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14.58-21.6=-7.02(万元)
②存货增加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8-6)×60×15%=18(万元)
③增加的现金折扣成本=27×(1+20%)×100×70%×1%=22.68(万元)
④增加的边际贡献=27×0.2×(100-60)=216(万元)
增加的收账费用=-15(万元)
增加的税前利润=216-(-7.02)-18-22.68-(-15)=197.34(万元)
增加的税前利润大于0 ,改变信用政策有利。
(4)信贷承诺费=(500-320)×0.3%=0.54(万元)

甲公司生产销售A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件/年,本年度计划生产并销售120万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200元。年固定成本费用总额为3000万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 ,甲公司对计划内产品采取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相应的成本利润率要求达到30%;对计划外产品则采取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相应的成本利润率同样要求达到30%。假定公司本年度接到一项计划外订单,客户要求订购10万件A产品,报价为300元/件。
要求:
(1)甲公司计划内A产品单位价格=[单位成本× ( 1+要求的成本利润率)]/( 1-消费税税率) =[(200+3000/120)×(1+30%)]/(1-5%)=307.89(元/件)
(2)甲公司计划外A产品单位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1+要求的成本利润率)/ ( 1-消费税税率)
=200×(1+30%)/(1-5%)=273.68(元/件)
(3)因为计划外订单报价300元/件高于其按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的价格273.68元/件,且10万件在设计生产能力范围内,故应接受这一计划外订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