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追加筹资后的年息税前利润。
(2)分别计算采用A方案和B方案的每股收益。
(3)计算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并判断甲公司应选择哪种筹资方案。
(1)追加筹资后的年息税前利润=8000×(1-40%)-2000=2800(万元)
(2)A方案合计股数=1000+500=1500(万股)
A方案每股收益=(2800-180)×(1-25%)/1500=1.31(元/股)
B方案合计股数=1000(万股)
B方案每股收益=(2800-180-4000×8%)×(1-25%)/1000=1.73(元/股)
(3)(EBIT-180)×(1-25%)/1500=(EBIT-180-4000×8%)×(1-25%)/1000
解得:EBIT=1140(万元)
由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是1140万元,而甲公司息税前利润为2800万元,所以使用B方案更合适。


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向银行间市场特定机构投资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取得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方差和标准差作为绝对数,只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决策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当两个投资方案的期望值不相等时,评价和比较其各自的风险程度只能借助于标准差率这一相对数值。

用现值指数指标来评价独立投资方案, 可以克服净现值指标不便于对原始投资额现值不同的独立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的缺点, 从而对方案的分析评价更加合理、客观。选项C当选。

某公司采用弹性预算法编制制造费用预算,制造费用与工时密切相关,若业务量为500工时,制造费用预算为18000元,若业务量为300工时,制造费用预算为15000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用公式法, 18000=a+500*b,15000=a+300*b ,解得a=10500 、b=15,因此关系式为y=10500+15x。
业务量为0时,制造费用是10500元;业务量为320时,制造费用是10500+320*15=15300元。选项B、C、D当选。

销售费用预算以销售预算为基础。管理费用多属于固定成本,一般是以过去的实际开支为基础,按预算期的可预见变化来调整,本题表述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