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税前扣除的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是多少?为什么?
计算2023年可税前扣除的捐赠支出和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捐赠支出。该捐赠支出最迟可结转到哪一年扣除?根据资料填报“A105070捐赠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在表中字母栏中填写相应数额)
A105070 捐赠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节选)
行次 | 项目 | 账载金额 | 以前年度结转可扣除的捐赠额 | 按税收规定计算的扣除限额 | 税收金额 | 纳税调增金额 | 纳税调减金额 | 可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捐赠额 |
1 | 2 | 3 | 4 | 5 | 6 | 7 | ||
1 | 一、非公益性捐赠 | * | * | * | * | * | ||
2 | 二、限额扣除的公益性捐赠(4+5+6+7) | |||||||
3 | 前三年度(2020年) | * | * | * | * | * | ||
4 | 前二年度(2021年) | * | * | * | * | |||
5 | 前一年度(2022年) | * | a | * | * | * | b | |
6 | 本年(2023年) | c | * | d | e | f | * | g |
7 | 三、全额扣除的公益性捐赠 | * | * | * | * | * | ||
... | ... | |||||||
11 | 合计(1+2+7) |
①会计上按照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股权投资收益 40 万元,税法上不确认收入,应纳税调减 40 万元。
②会计上按照成本法核算确认的股权投资收益60万元,税法上确认收入,但属于免税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故应纳税调减 60 万元。
③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 50 万元,税法上属于免税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故应纳税调减 50 万元。
④股权转让,税法上应确认的收益 =600-500=100(万元),会计上确认了 70 万元,故应纳税调增 30 万元。
①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14% 的部分准予扣除。
②退休职工的费用、被辞退职工的补偿金,不属于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职工福利费支出扣除限额 =800×14%=112(万元)> 150-25-15=110(万元)。可税前扣除的职工福利费是 110 万元。
企业为高管缴纳的年金不得从税前扣除。
补充医疗保险扣除限额 = 工资、薪金总额 ×5%=800×5%=40(万元)< 70(万元)可税前扣除的补充医疗保险是 40 万元。
理由:按照税法相关规定,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 5% 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银行借款利息 20 万元不可以税前扣除。
理由:向银行金融企业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2018 年 7 月 1 日后,需要取得增值税发票才能作为合规票据在税前列支,由于该业务只取得了利息结算单据、未取得发票,因此不得在税前扣除。
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 1= 销售(营业)收入 ×5‰=[3000+2000+2712÷(1+13%)+75] ×5‰=37.38(万元);扣除限额 2= 实际发生额 ×60%=30×60%=18(万元);扣除限额1>扣除限额 2。税前可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是 18 万元。
可税前扣除的创意设计活动费用总计金额=20+20×100%=40(万元)。
理由:企业为获得创新性、创意性、突破性的产品进行创意设计活动而发生的相关费用符合税前加计扣除的规定进行税前加计扣除。
自2023年1月1 日起,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①公益性捐赠扣除限额 =利润总额×12%=700×12%=84(万元)<待扣金额=75×(1+13%)+30=114.75(万元),因此 2023 年可税前扣除的捐赠支出是 84 万元。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捐赠支出 =114.75-84=30.75(万元)。
②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未在当年税前扣除的部分,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扣除,但结转年限自捐赠发生年度的次年起计算最长不得超过 3 年。企业在对公益性捐赠支出计算扣除时,应先扣除以前年度结转的捐赠支出,再扣除当年发生的捐赠支出。则该捐赠支出最迟可结转到 2026 年扣除。
A105070捐赠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行次 | 项目 | 账载金额 | 以前年度结转可扣除的捐赠额 | 按税收规定计算的扣除限额 | 税收金额 | 纳税调增金额 | 纳税调减金额 | 可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捐赠额 |
1 | 2 | 3 | 4 | 5 | 6 | 7 | ||
1 | 一、非公益性捐赠 | * | * | * | * | * | ||
2 | 二、限额扣除的公益性捐赠(3+4+5+6) | |||||||
3 | 前三年度(2020年) | * | * | * | * | * | ||
4 | 前二年度(2021年) | * | * | * | * | |||
5 | 前一年度(2022年) | * | 300000 | * | * | * | 300000 | |
6 | 本年(2023年) | 847500 | * | 840000 | 840000 | 307500 | * | 307500 |
7 | 三、全额扣除的公益性捐赠 | * | * | * | * | * | ||
... | ... | |||||||
11 | 合计(1+2+7) |


在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集成电路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在税前扣除。
集成电路企业和工业母机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20%在税前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20%在税前摊销。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的下列行为,可以选择差额计税,并适用5%征收率的是( )。
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费以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选项B正确。选项A,小规模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的,选择差额纳税,适用3%征收率。选项C,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的,选择差额纳税,适用3%征收率。选项D,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建的不动产不能选择差额纳税。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发生下列税收违法行为,可被处以相关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罚款的有( )。

某公司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按季度申报缴纳。2023年7月至9月销售业务取得款项及相关支出情况为:
(1)销售货物收款15万元。
(2)销售建筑服务收款30万元,同时向其他建筑企业支付分包款18万元。
(3)将公司门面房出售收款330万元,该门面房购置原价180万元,已累计计提折旧60万元。假定该公司2023年7月至9月所有销售业务均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请依次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是否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季度销售额超过 30万元,但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后未超过 30万元的,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取得的销售额免征增值税。
②销售货物、提供建筑服务,符合免税条件。
销售货物销售额15万元;提供建筑服务销售额 =30-18=12(万元);合计 =15+12=27(万元)< 30万元,符合免税条件。
出售不动产的销售额 =330-180=150(万元),应缴纳增值税。
销售门面房应缴纳增值税 =(330-180)÷(1+5%)×5%=7.14(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