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房产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自建的房屋,自建成之日当月起计征房产税
  • B.出租、出借房产,自交付出租、出借房产当月起计征房产税
  • C.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
  • D.对于在办理验收手续前已使用的新建房屋,从使用当月起计征房产税
  • E.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用本企业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
答案解析
答案: C,D,E
答案解析:

选项 A:纳税人自建的房屋,从建成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选项 B:纳税人出租、出借房产,自交付出租、出借房产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1年税务师《税法(Ⅱ)》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甲公司 5 年前以货币资金 200 万元投资乙公司获得 10% 的股份。2020 年乙公司因故被清算,甲公司分得剩余资产金额 260 万元,已知乙公司清算净资产总额中未分配利润占 10%,盈余公积占 5%。甲公司分得剩余资产应确认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
  • A.60
  • B.47
  • C.34
  • D.21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投资方企业从被清算企业分得的剩余资产,其中相当于从被清算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按该股东所占股份比例计算的部分,应当确认为股息所得;剩余资产减除上述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或者低于投资成本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或者损失。应确认应纳税所得额 =260-260×(10%+5%)-200=21(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某企业受托研发一项专利技术,合同约定研发费用 1000 万元,按研发费用 10% 结算劳务报酬。该企业应缴纳印花税(  )元。
  • A.5
  • B.3000
  • C.300
  • D.305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对技术开发合同只就合同所载的报酬金额计税,研究开发经费不作为计税依据。但对合同约定按研究开发经费一定比例作为报酬的,应按一定比例的报酬金额贴花。应缴纳的印花税 =10000000×10%×0.3‰=300(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契税计税依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以竞价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计税依据应包括大市政建设配套费
  • B.房屋买卖的,计税依据为房屋买卖合同的总价款但不包括装修费用
  • C.契税的计税依据不包含增值税
  • D.房屋互换的,以互换房屋价格的差额为计税依据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选项 B:房屋买卖的契税计税价格为房屋买卖合同的总价款。买卖装修的房屋,装修费用应包括在内。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某外国籍净吨位为 3000 吨的非机动驳船,停靠在我国某港口装卸货物。驳船负责人已向我国海关领取了吨税执照,在港口停留期为 30 天,该国已与我国签订相互给予船舶税费最惠国待遇条款。该船舶适用的船舶吨税为 30 天期的普通税率 4 元 / 净吨,优惠税率 3 元 / 净吨,该非机动驳船应缴纳船舶吨税(  )元。
  • A.4500
  • B.12000
  • C.6000
  • D.9000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船舶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非机动驳船)。非机动驳船按照净吨位船舶税率的 50% 计算,因为题目说已经签订最惠国条款,所以这里应缴纳的船舶吨税=3000×50%×3=4500(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甲企业 2018 年开始从事符合税法“三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公共污水处理项目,2019 年取得第一笔收入,2020 年开始盈利,2021 年甲企业将该项目转让给乙企业,乙企业当年未取得项目收入。下列关于甲、乙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乙企业自受让之日起在剩余期限内享受规定的减免税优惠
  • B.甲企业从 2019 年开始享受“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
  • C.享受优惠政策企业应在优惠年度汇算清缴结束之前向税务机关报备
  • D.乙企业以取得第一笔收入的年度作为“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的起始年度
  • E.甲企业转让项目时应补缴免征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选项 ABDE:纳税人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 1 年至第 3 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 4年至第 6 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上述优惠项目,在减免税期限内转让的,受让方自受让之日起,可以在剩余期限内享受规定的减免税优惠。选项 C:企业享受优惠事项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办理方式。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