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
  • A.

    存货的发出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变更为期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 B.

    对政府补助的核算由总额法变更为净额法

  • C.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 D.

    根据最近可利用的信息判断原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变更为使用寿命确定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会计政策变更涉及的是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的变更,而无形资产由使用寿命不确定变为确定,并没有涉及到会计确认、计量基础以及列报项目的变动,所以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选项D正确。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二十四章 奇兵制胜习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差错的是(  )。

  • A.

    企业期末对固定资产漏计提折旧100万元

  • B.

    企业能够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且确认与退货相关负债,但在发出商品时未确认销售收入

  • C.

    企业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D.

    企业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高计量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企业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不确认该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选项C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甲公司2022年3月在上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后,发现2020年6月购入的专利权摊销金额错误。该专利权2020年应摊销的金额为70万元,2021年应摊销的金额为120万元。但2020年和2021年实际摊销金额均为120万元。甲公司对此重大会计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会计处理。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不会发生变化,且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甲公司2022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应调增的金额是(  )万元。

  • A.

    50

  • B.

    37.5

  • C.

    0   

  • D.

    33.75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因该专利权2020年正确的摊销额为70万元,而实际摊销额为120万元,即多摊销了50万元,减少了利润总额,则应当调增利润总额,同时扣除所得税费用的影响以及盈余公积的影响,所以未分配利润应调增的金额=(120-70)×(1-25%)×(1-10%)=33.75(万元),选项D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不会发生变化,且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甲公司从2021年3月1日开始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2300万元,人工工资500万元,以及用银行存款支付的其他费用200万元,总计3000万元。2021年10月15日,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甲公司将发生的3000万元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经查,上述研发支出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000万元,假定形成无形资产的专利技术采用直线法按10年摊销,无残值。假定甲公司2021年将全部研发支出的17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此项涉及损益的事项均可调整应交所得税。下列关于更正该项差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应调增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项目2000万元

  • B.

    应调增资产负债表“应交所得税”项目853.13万元

  • C.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65.63万元

  • D.

    差错更正以后2021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计税基础为2950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调增应交所得税的金额=(2000-50)×175%×25%=853.13(万元),选项B正确;无形资产账面价值=2000-50=1950(万元),计税基础=1950×175%=3412.5(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不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条件,不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A、C、D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前期差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前期差错的金额越大,其重要性水平越高

  • B.

    对于前期差错,无论金额是否重大,均应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处理

  • C.

    如果前期差错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那么,该前期差错就是重要的

  • D.

    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企业不需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答案解析
答案: C,D
答案解析:

前期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或性质,是判断该前期差错是否具有重要性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来说,前期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越大,性质越严重,其重要性水平越高,要综合两个方面考虑,不能只看金额大小而决定重要性的高低,选项A错误;企业对于重要的前期差错应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而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则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选项B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2021年11月1日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发现甲公司的如下交易或事项存在问题:

(1)2020年12月31日,某生产线的原价为3500万元,已计提折旧105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已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当日该生产线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200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800万元,甲公司确认的可收回金额为1800万元,并计提了650万元的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该生产线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均未发生变化。2020年度,该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已完工但尚未对外出售。

(2)2020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3年期债券,面值为5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支付486.63万元,实际年利率为6%。甲公司将该债券作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核算。乙公司于每年1月3日支付上年度利息。甲公司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确认应收利息和投资收益。假定甲公司按月确认投资收益。

其他相关资料:

(1)甲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进行上述会计差错更正时,不需要考虑2021年度相应的所得税调整;不考虑除所得税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2)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

(3)2021年11月的相关事项均未进行会计处理。

要求: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资料(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可收回金额是根据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确定的,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应为2000万元,因此,甲公司多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2000-1800)。更正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25%)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5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5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5

   贷:盈余公积15

资料(2):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在未发生信用损失的情况下,应当按照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投资收益金额。

更正分录:

对2020年度相关项目的调整:

借:债权投资——利息调整(486.63×6%-500×5%)4.2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2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20×25%)1.0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20-1.05)3.1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1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0.32

   贷:盈余公积0.32

[要求2]
答案解析:

上述事项对2021年年初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150+3.15=153.15(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