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A,预付账款通常是预付的货款或设备款,最终收到的并非是货币资金而是实物资产,所以属于非货币性资产;选项C,商业承兑汇票未来将收取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属于货币性资产。


下列各项交易或事项中,需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处理的是( )。
选项A,政府无偿提供非货币性资产给企业建造固定资产,属于政府以非互惠方式提供非货币性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选项B,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选项C,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选项D错误。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2021年7月10日,甲公司以其拥有的一辆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轿车换入乙公司一项非专利技术,并支付补价5万元,当日,甲公司该轿车原价为80万元,累计折旧为16万元,公允价值为60万元,乙公司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公允价值为65万元,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甲公司进行的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甲公司换出固定资产确认的资产处置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60-(80-16)=-4(万元),选项C正确,选项A、D错误;甲公司换入非专利技术的成本为该非专利技术的公允价值65万元,选项B正确。

2021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资产置换合同,甲公司以其持有的联营企业30%的股权作为对价,换取乙公司生产的一台大型设备,另以银行存款支付补价100万元。该联营企业30%股权的取得成本为2200万元;甲公司取得股权时,该联营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7500万元(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甲公司取得该股权后至置换大型设备时,该联营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35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4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增加650万元(可转损益)。交换日,该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8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对上述交易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的账面价值=2200+(7500×30%-2200)+(3500-400)×30%+650×30%=3375(万元),甲公司处置该联营企业股权确认投资收益=3800-3375+650×30%=620(万元),选项A正确;根据收入准则,乙公司换入该联营企业股权按其公允价值3800万元入账,同时按3800+100=3900(万元)确认收入,选项B、C正确;甲公司确认换入大型专用设备的入账价值为设备公允价值3900万元,选项D正确。

2021年1月1日,甲公司经与乙公司协商,以一项非专利技术和对丙公司股权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换入乙公司持有的对丁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甲公司非专利技术的原价为1200万元,已摊销2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对丙公司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400万元。其中,成本为35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50万元。甲公司换入的对丁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乙公司对丁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1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乙公司另以银行存款向甲公司支付补价200万元。乙公司将换入的非专利技术作为无形资产核算,依据对换入丙公司的股权投资的管理模式,甲公司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
其他资料: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
要求:
该项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理由:由于无形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均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且该交易中支付的货币资金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故应当认定该项交易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甲公司换出非专利技术应确认的损益=1000-(1200-200-100)=100(万元)。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12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0
累计摊销200
银行存款200
贷:无形资产1200
资产处置损益10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350
——公允价值变动50
借:其他综合收益50
贷:盈余公积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