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所以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实际销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实际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选项A正确,选项B、C错误。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选项D正确。


企业为维持一定的业务量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是( )。
约束性固定成本属于企业“经营能力成本”,是企业为了维持一定的业务量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这种固定成本不能通过当前的管理决策行动加以改变。

若甲公司的经营处于保本点,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保本点,亦称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又不亏损的状态,选项A、D正确;安全边际率=(实际销量-保本量)/实际销量,经营处于保本点时,实际销量=保本量,即安全边际率=0,选项C正确;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分母为0,经营杠杆系数趋于无穷大,选项B错误。

可以提高销售息税前利润率的措施包括( )。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1-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变动成本率),从公式中可以看出,选项A、B正确。

下列关于成本性态分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延期变动成本在某一业务量以下表现为固定成本,超过这一业务量则成为变动成本,选项A错误;累进计件工资属于非线性成本,选项B错误。

甲公司生产并销售A、B、C三个不同型号的产品,所有产品全年产销一致。2021年固定成本总额为17000万元,其余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公司2021年全年销售数据如下表所示:
资料二:甲公司全年固定生产能量为2000万小时,现A、B、C三种产品的固定能量消耗如下表所示:
要求:
①加权平均边贡献率=(30×500+40×400+30×200)/128000=0.2891
②保本销售总额=17000/0.2891=58803.18(万元)
③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A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8803.18×50000/128000=22969.99(万元)
B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8803.18×48000/128000=22051.19(万元)
C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8803.18×30000/128000=13782.00(万元)
④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2969.99/100=229.70(万件)
B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2051.19/120=183.76(万件)
C产品的保本销售量=13782.00/150=91.88(万件)
A产品的单位小时边际贡献=30/1=30(元/小时)
B产品的单位小时边际贡献=40/1.5=26.67(元/小时)
C产品的单位小时边际贡献=30/2=15(元/小时)
A产品的单位小时边际贡献最大,所以应该利用剩余生产能量生产A产品。
A产品的额外产量=(2000-1500)/1=500(万件)
所以甲公司应该利用剩余生产能力生产A产品,最多还能生产500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