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和单位变动成本与保利量同向变动,单价与保利量反向变动。
已知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件,固定成本总额300万元,产品单价为80元/件,为使销售息税前利润率达到30%,该企业的销售额应达到( )万元。
边际贡献率=(80-50)/80=37.5%,盈亏临界点销售额=300/37.5%=800(万元),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30%/37.5%=20%,销售额=800/20%=4000(万元)。
下列关于成本性态分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延期变动成本在某一业务量以下表现为固定成本,超过这一业务量则成为变动成本,选项A错误;累进计件工资属于非线性成本,选项B错误。
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单价30元,单位变动成本18元,固定成本为3600元,满负荷运转下的正常销售量为600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在“销售量”以金额表示的边际贡献式本量利图中,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销售收入,所以该企业的变动成本线斜率为变动成本率,即18/30=0.6,销售收入线斜率为1,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在保本状态下,保本点的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3600/(30-18)=300(件),则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300/600=50%,即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为50%,选项B正确;安全边际额=(预计销售量-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单价=(600-300)×30=9000(元),则安全边际中的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9000×(1-60%)=3600(元),选项C错误。
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因耗用的原材料涨价而提高了1元,企业为抵消该变动的不利影响,决定提高产品售价1元,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则( )。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保本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由于售价和变动成本同时提高1元,所以单位边际贡献不变,保本点销售量不变,选项A、B正确。保本点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量×单价,销售量不变,而单价提高,所以保本点销售额增加,选项D错误。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单价,由于正常销售量和保本点销售量不变,而单价提高,所以安全边际额增加,选项C错误。
甲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三种产品共用一条生产线,该生产线每月生产能力为12800机器小时,目前已经满负荷运转。为使公司利润最大,公司正在研究如何调整三种产品的生产结构,相关资料如下:
(1)公司每月固定制造费用为400000元,每月固定管理费用为247500元,每月固定销售费用为300000元。
(2)三种产品当前的产销数据:
(3)公司销售部门预测,产品A还有一定的市场空间,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每月销售量可以达到2000件,产品B和产品C的销量不受限制;生产部门提出,产品B受技术工人数量的限制,每月最多可以生产1500件,产品A和产品C的产量不受限制。
要求:
产品A的边际贡献=1400×(600-400)=280000(元)
产品B的边际贡献=1000×(900-600)=300000(元)
产品C的边际贡献=1200×(800-450)=420000(元)
边际贡献总额=280000+300000+420000=1000000(元)
销售收入总额=1400×600+1000×900+1200×800=2700000(元)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1000000/2700000=37.04%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400000+247500+300000)/37.04%=2558045.36(元)
产品A的单位工时边际贡献=(600-400)/2=100(元)
产品B的单位工时边际贡献=(900-600)/4=75(元)
产品C的单位工时边际贡献=(800-450)/5=70(元)
按产品A、B、C的单位工时边际贡献大小顺序安排生产,产品A的产量为2000件,产品B的产量为1500件,剩余的生产能力安排产品C的生产。
产品C的产量=(12800-2000×2-1500×4)/5=560(件)
产品A的边际贡献=(600-400)×2000=400000(元)
产品B的边际贡献=(900-600)×1500=450000(元)
产品C的边际贡献=(800-450)×560=196000(元)
边际贡献总额=400000+450000+196000=1046000(元)
甲公司每月税前利润增加额=1046000-1000000=4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