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点,亦称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又不亏损的状态,选项A、D正确;安全边际率=(实际销量-保本量)/实际销量,经营处于保本点时,实际销量=保本量,即安全边际率=0,选项C正确;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分母为0,经营杠杆系数趋于无穷大,选项B错误。


甲公司的固定成本(包括利息费用)为800万元,资产总额为72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0%,负债平均利息率为6%,净利润为75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息税前利润对销量的敏感系数是( )。
因为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百分比,息税前利润=750/(1-25%)+7200×50%×6%=1216(万元),固定经营成本=800-7200×50%×6%=584(万元),边际贡献=1216+584=1800(万元),息税前利润对销量的敏感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1800/1216=1.48。

下列各项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 )。
不能通过当前的管理决策行动加以改变的固定成本,称为约束性固定成本。例如:固定资产折旧、财产保险、管理人员工资、取暖费、照明费等,选项A、C正确。研究开发支出应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选项D不正确。销售佣金是变动成本,选项B不正确。

下列关于成本性态分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延期变动成本在某一业务量以下表现为固定成本,超过这一业务量则成为变动成本,选项A错误;累进计件工资属于非线性成本,选项B错误。

下列关于本量利分析基本假设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本量利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四个假设前提:相关范围假设、模型线性假设、产销平衡假设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其中相关范围假设包括期间假设(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在特定期间范围内分析和计量的结果)和业务量假设(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分析和计量的结果)。模型线性假设包括:(1)固定成本不变假设;(2)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3)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关系。选项A、B、C、D均正确。

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单价30元,单位变动成本18元,固定成本为3600元,满负荷运转下的正常销售量为600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在“销售量”以金额表示的边际贡献式本量利图中,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销售收入,所以该企业的变动成本线斜率为变动成本率,即18/30=0.6,销售收入线斜率为1,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在保本状态下,保本点的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3600/(30-18)=300(件),则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300/600=50%,即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为50%,选项B正确;安全边际额=(预计销售量-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单价=(600-300)×30=9000(元),则安全边际中的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9000×(1-60%)=3600(元),选项C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