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计算半成品发出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编制第二车间作业成本分配表(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编制A、B产品汇总成本计算单(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计算说明:
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的约当产量=1800+1000=2800(件)
分配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1800+1000×60%=2400(件)
半成品发出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400×127.5+180000)/(400+1800)=105(元)
计算说明:
设备调整作业分配率(即单位作业成本)=30000/(10+5)=2000(元/批)
加工检验作业分配率(即单位作业成本)=2400000/(1000+500)=1600(元/件)
计算说明:
A产品中半成品成本转入=105×1000=105000(元)
B产品中半成品成本转入=105×500=52500(元)


某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其中产品检验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80000元,A产品检验15次,B产品检验25次,则A产品应该分配的检验作业成本是( )元。
A产品应该分配的作业成本=80000×15/(15+25)=30000(元)。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局限性包括( )。
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包括:(1)开发和维护费用较高;(2)不符合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3)确定成本动因比较困难;(4)不利于通过组织控制进行管理控制。

乙公司是一家小型企业,主要生产A产品和B产品。该公司计划近期开始试行作业成本计算系统,相关资料如下:
要求:


差异调整的计算说明:
生产准备:200/(200+300)×(105000-100000)=2000(元)
发放材料:15/(15+20)×(50400-52500)=-900(元)
机器运行:400/(400+700)×(444400-440000)=1600(元)
质量检验:150/(150+250)×(204000-200000)=1500(元)
差异调整的计算说明:
生产准备:300/(200+300)×(105000-100000)=3000(元)
发放材料:20/(15+20)×(50400-52500)=-1200(元)
机器运行:700/(400+700)×(444400-440000)=2800(元)
质量检验:250/(150+250)×(204000-200000)=2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