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甲公司取得的金融资产的类型,计算其初始入账成本并编制会计分录;
分别计算2019年年末、2020年年末甲公司该项债权投资的摊余成本;判断2020年年末是否需要确认信用风险损失准备,说明理由。
编制2021年4月1日出售部分债券投资的会计分录;判断是否需要对剩余20%的债券投资进行重分类,并说明理由。
甲公司应将该债券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初始入账成本=1925.66+25=1950.66(万元)。初始确认债券投资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债权投资——成本2000
贷:银行存款1950.66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49.34
①该债券为2019年4月1日发行,付息期一年,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归属于第一付息期,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归属于第二付息期,因此:2019年年末摊余成本=1950.66+(1950.66×6.94%-2000×6%)×9/12=1962.20(万元);2020年3月31日摊余成本=1950.66+1950.66×6.94%-2000×6%=1966.04(万元);2020年年末摊余成本=1966.04+1966.04×6.94%×9/12-2000×6%×9/12=1978.37(万元)。
②2020年年末不需要计提损失准备。理由:经甲公司综合分析,自初始确认后该债券的信用风险没有显著增加,预计未来该债券的现金流量与初始确认时预计的现金流量相同,说明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相同,不存在差异,不需要计提损失准备。
①2021年3月31日摊余成本=1966.04+1966.04×6.94%-2000×6%=1982.48(万元)。
处置80%部分债券投资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180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49.34-15.38-16.44)×80%]14.02
贷:债权投资——成本(2000×80%)1600
投资收益214.02
②剩余20%的债券投资不能进行重分类。理由: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按照规定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但是甲公司仅是持有债券投资的意图发生改变,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不应当对剩余债券投资进行重分类。


2021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0万张,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068.56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20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6%,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利息。甲公司将其作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购入债券的实际年利率为5%。则甲公司购入该项债券的初始入账价值为( )万元。
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20年1月1日发行且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利息的债券投资,故甲公司2021年1月1日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为60万元(10×100×6%)。则2021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债券的初始入账价值=1068.56-60+10=1018.56(万元)。

甲公司为一家大型农业生产企业。2021年1月1日,甲公司预期其在2021年6月30日将销售一批玉米,数量为4万吨。为规避该预期销售有关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甲公司于2021年1月1日在期货市场卖出期货合约W,且将其指定为对该预期商品销售的套期工具。期货合约W的标的资产与被套期预期商品销售在数量、质量、价格变动和产地等方面相同,并且期货合约W的结算日和预期商品销售日均为2021年6月30日。2021年1月1日,期货合约W的公允价值为零,4万吨玉米的预期销售价格为7200万元。2021年3月31日,期货合约W的公允价值上涨了400万元,4万吨玉米预期销售价格下降了4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A,该项套期属于现金流量套期,因为它属于对极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敞口的套期;选项B,甲公司在2021年1月1日不需要做会计分录;选项C,甲公司应当在2021年3月31日确认其他综合收益400万元。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公允价值套期的被套期项目的是( )。
公允价值套期,是指对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或上述项目组成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敞口进行套期。选项A、B、C均能作为公允价值套期的被套期项目;选项D为现金流量套期。

下列各项中,企业应当将终止确认的规定适用于该金融资产的一部分的有( )。
当且仅当金融资产(或一组金融资产,下同)的一部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终止确认的相关规定适用于该金融资产部分,否则,适用于该金融资产整体:(1)该金融资产部分仅包括金融资产所产生的特定可辨认现金流量(选项B);(2)该金融资产部分仅包括与该金融资产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完全成比例的现金流量部分(选项C);(3)该金融资产部分仅包括与该金融资产所产生的特定可辨认现金流量完全成比例的现金流量部分(选项D)。

在下列情况中,企业应当将发行的金融工具分类为权益工具的有( )
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结算该金融工具的,如该金融工具为非衍生工具,不包括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是权益工具;如为衍生工具,企业只能通过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结算该金融工具的,发行方应当将其分类为权益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