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公司普通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
计算该分离型附认股权证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
判断筹资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如果不合理,给出调整建议。
假设公司普通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为i,则:1000×6%×(P/A,i,5)+1000×(P/F,i,5)=1020
当i=5%时,1000×6%×(P/A,5%,5)+1000×(P/F,5%,5)=1043.27(元)
当i=6%时,1000×6%×(P/A,6%,5)+1000×(P/F,6%,5)=1000(元)
(i-5%)/(6%-5%)=(1020-1043.27)/(1000-1043.27)
解得:i=5.54%
三年后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10×(1+5%)3=11.58(元)
假设该分离型附认股权证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为I,则:1000=1000×5%×(P/A,I,5)+(11.58-11)×20×(P/F,I,3)+1000×(P/F,I,5)
当I=5%时,1000×5%×(P/A,5%,5)+(11.58-11)×20×(P/F,5%,3)+1000×(P/F,5%,5)=1010(元)
当I=6%时,1000×5%×(P/A,6%,5)+(11.58-11)×20×(P/F,6%,3)+1000×(P/F,6%,5)=967.66(元)
(i-5%)/(6%-5%)=(1000-1010)/(967.66-1010)
解得:I=5.24%
因为该分离型附认股权证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小于公司普通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无法被债权人接受,所以该筹资方案不合理。调整建议:可以提高票面利率、降低发行价格、降低转换价格或者提高转换比例。


甲公司拟发行普通股股票,但是没有确定销售方式,A股东认为,由于公司现阶段急需筹集资金,但公司生产经营一般,社会公众不一定会认可公司股票,发行股票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应采用的销售方式为( )。
包销的方式可及时筹足资本,免于承担发行风险,股款未募足的风险由承销商承担,所以对于甲公司,应采用包销方式销售股票。选项D当选。

甲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面值1000元,期限为20年,转换可以在发行后至到期前的任何时候进行,每张债券可转换为25股普通股股票,则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格为( )元。
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所以转换价格=债券面值/转换比率=1000/25=40(元)。选项D当选。

甲公司2021年初租赁了一项大型机器设备,租赁期为10年,租赁期内不得撤租,租赁期第4年的税后租赁费现金流量为-100万元,有担保债券的税前利率为9%,项目的税前必要报酬率为10%,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对租赁费现金流量-100万元折现所用的折现率为( )。
租赁费定期支付,类似债务的还本付息,租赁费现金流与有担保贷款在经济上是等价的,因此税后租赁费现金流的折现率应采用有担保债券的税后利率,在本题中即为9%×(1-25%)=6.75%。选项C当选。

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建材生产的企业,目前,该行业正值快速增长阶段,为了增加产能以扩大市场份额,甲公司拟添置一台新型设备,现有自行购置和租赁两种方案的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下:
(1)如果自行购置该设备,预计购置成本5400万元。该项固定资产的税法折旧年限为10年,法定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该资产5年后变现价值为2700万元。
(2)如果以租赁方式取得该设备,乙租赁公司要求每年租金1200万元,租期5年,租金在每年年末支付。合同约定,租赁期内不得退租,在租赁期满租赁资产归承租人所有,并为此需向出租人支付资产余值价款2700万元。
(3)已知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同期有担保贷款的税前利息率为8%。假设租赁中没有任何其他费用。
要求:
该租赁不符合短期租赁和低值资产租赁,符合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租赁费用不得直接税前扣除,应对租入资产采取折旧处理。
租赁资产的计税基础=1200×5+2700=8700(万元)
租赁资产的年折旧额=8700×(1-5%)/10=826.5(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826.5×25%=206.63(万元)
租赁期第1~5年各年现金流量=-1200+206.63=-993.37(万元)
第5年年末变现价值=2700(万元)
第5年年末账面净值=8700-826.5×5=4567.5(万元)
变现损失抵税=(4567.5-2700)×25%=466.88(万元)
期末预计回收余值的现金流量=变现价值+变现损失抵税=2700+466.88=3166.88(万元)
期末支付买价=-2700(万元)
折现率=8%×(1-25%)=6%
(2)自行购买方案:
年折旧额=5400×(1-5%)/10=513(万元)
折旧抵税=513×25%=128.25(万元)
第5年年末的变现价值=2700(万元)
第5年年末的账面净值=5400-513×5=2835(万元)
变现损失抵税=(2835-2700)×25%=33.75(万元)
终结点回收现金流量=2700+33.75=2733.75(万元)
租赁净现值=-3835.58-(-2816.83)=-1018.75(万元)
租赁净现值小于0,所以应当选择购买方案。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需求处于上升阶段,为增加产能,公司拟于2018年初添置一台设备。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自行购置。预计设备购置成本1600万元,按税法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5年,净残值率5%,预计该设备使用4年,每年年末支付维护费用16万元,4年后变现价值400万元。
方案二:租赁。甲公司租用设备进行生产,租赁期4年,设备的维护费用由提供租赁服务的公司承担,租賃期内不得撤租,租赁期满时设备所有权不转让,租赁费总计1480万元,分4年偿付,每年年初支付370万元。
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税前有担保的借款利率为8%。
要求:
①初始投资额=1600(万元)
②每年折旧=(1600-1600×5%)/5=304(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304×25%=76(万元)
③每年维护费用税后净额=16×(1-25%)=12(万元)
④4年后账面价值=1600-304×4=384(万元)
4年后设备变现税后净额=400-(400-384)×25%=396(万元)
⑤税后有担保的借款利率=8%×(1-25%)=6%
现金流出总现值=1600+(-76+12)×(PIA,6%,4)-396×(P/F,6%,4)=1064.56(万元)
平均年成本=1064.56/(P/A,6%,4)=307.22(万元)
该租赁不符合短期租货和低值资产租赁,符合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租赁费用不得直接税前扣除,应对租入资产采取折旧处理。
每年折旧=(1480-1480×5%)/5=281.2(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281.2×25%=70.3(万元)
4年后账面价值=1480-281.2×4=355.2(万元)
4年后设备变现抵税=355.2×25%=88.8(万元)
现金流出总现值=370×(P/A,6%,4)×(1+6%)-70.3×(P/A,6%,4)-88.8×(P/F,6%,4)=1045.08(万元)
注:因为租金在年初支付,所以租金折现应为“370×(P/A,6%,4)×(1+6%)”而不是“370×(P/A,6%,4)”。
平均年成本=1045.08/(P/A,6%,4)=301.60(万元)
方案一的平均年成本大于方案二的平均年成本,所以甲公司应选择方案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