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确认投资收益时,未实现关联交易损益应从净利润中抵销,乙公司调整后的下半年净利润=(1700-1000)-(1200-900)×(1-30%)=490(万元),甲公司2021年年末因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确认投资收益=490×40%=196(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96
贷:投资收益196


甲公司于2020年5月1日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取得乙公司5%的股权,对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及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核算的金融资产。2020年12月31日,该项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2021年5月1日,甲公司又斥资15600万元自丙公司取得乙公司另外52%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3000万元。假定甲公司在取得对乙公司的投资后,乙公司未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甲公司原持有乙公司5%股权于2021年5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甲公司与丙公司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2021年5月1日,甲公司再次取得乙公司的投资后,对乙公司具有控制权。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由于原股权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故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乙公司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1500万元)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15600万元)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入账价值。购买日之前持有乙公司股权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结转至留存收益,不得转入当期损益。故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1500+15600=17100(万元)。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1710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1000
——公允价值变动200
银行存款15600
盈余公积3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70
借:其他综合收益200
贷:盈余公积2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80

甲公司于2021年6月30日自A公司取得乙公司70%的股权,从而能控制乙公司。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000万元。甲公司支付A公司的对价为一栋办公楼,该办公楼账面原值为32000万元,已累计计提折旧5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取得投资当日该办公楼公允价值为30000万元。甲公司另支付审计、评估费用200万元。甲公司与A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应确认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合并成本为( )万元。
甲公司与A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故属于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合并成本为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30000万元。形成合并商誉的金额=30000-40000×70%=2000(万元),但是合并商誉仅在合并报表中才确认。此外支付审计、评估费用200万元应当计入“管理费用”。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4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2021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6000万元,当年6月28日,甲公司将成本为500万元的商品以9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乙公司将其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并于当月投入使用,预计使用1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在其2021年度的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对乙公司投资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甲公司在其2021年度的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对乙公司投资的投资收益=[6000-(900-500)+(900-500)/10×6/12]×40%=2248(万元)。

2021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出资设立A公司。A公司的注册资本8000万元,甲、乙公司各占50%的股权。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的土地使用权出资,该土地使用权系甲公司于20年前取得,账面原值为6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0年,按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至投资设立时账面价值为3000万元,后续仍可使用20年。乙公司以公允价值为500万元的机器设备和3500万元现金出资。A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下列关于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
本题属于对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后续计量。初始投资成本=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相关税费=4000+0=4000(万元);处置无形资产确认的利得=4000-3000=1000(万元);以非现金资产的投资也视同未实现关联交易损益,2021年确认投资收益=(900-1000+1000/20)×50%=-25(万元)。

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发生超额亏损时,投资方对超额亏损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用于减记超额亏损的长期权益不包括投资方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产生的长期债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