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值指数=项目未来现金净流量总现值/原始投资额总现值=(原始投资额总现值+净现值)/原始投资额总现值=(1500+480)/1500=1.32。


下列关于项目投资决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投资回收期法主要关注投资回收期短的项目,没有考虑回收投资之后的现金流,因此主要测定的是项目的流动性而非盈利性,选项A正确;同一项目的可行性评价,使用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会得出一致结论,因为净现值大于零,此时项目的内含报酬率一定大于项目资本成本,选项B错误;如果投资额不同但期限相同,对于互斥项目应当净现值法优先,因为它可以给股东带来更多的财富,选项C错误;现值指数是相对数,反映投资的效率,消除了投资额差异,但是没有消除项目期限的差异,选项D错误。

在计算投资方案的增量现金流量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
为了正确计算投资方案的增量现金流量,需要正确判断哪些支出会引起企业总现金流量的变动,哪些支出不会引起企业总现金流量的变动,在进行这种判断时,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1)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2)不要忽视机会成本;(3)要考虑投资方案对公司其他项目的影响;(4)对营运资本的影响。

A公司拟投资一个新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预计该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可以持续5年,预计每年付现的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变动成本是每件400元。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与税法估计一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各年销售量为8万件,销售价格为600元/件。生产部门估计在项目开始需投入500万元的经营营运资本。
(2)A公司为上市公司,贝塔系数为1.5,原有资本结构的资产负债率为40%,预计新产品投产后公司的经营风险无明显变化,但目标资本结构调整为资产负债率50%。
(3)假设A公司债务资金全部通过借款来实现,A公司目前借款的平均利息率为8%,预计未来不会变化。
(4)无风险资产报酬率为4%,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为12%,A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
(5)已知(P/A,12%,5)=3.6048;(P/F,12%,5)=0.5674;(P/A,10%,5)=3.7908;(P/F,10%,5)=0.6209。
要求:
β资产=1.5/[1+(1-25%)×40%/60%]=1
新项目β权益=1×[1+(1-25%)×50%/50%]=1.75
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4%+1.75×(12%-4%)=18%
评价新项目使用的折现率=8%×(1-25%)×0.5+18%×0.5=12%
新项目的净现值:
年折旧额=(2000-200)/5=360(万元)
第0年净现金流量=-(2000+500)=-2500(万元)
第1~5年各年营业现金毛流量=8×600×(1-25%)-(8×400+100)×(1-25%)+360×25%=1215(万元)
第5年回收现金流量=500+200=700(万元)
净现值=1215×(P/A,12%,5)+700×(P/F,12%,5)-2500=1215×3.6048+700×0.5674-2500=2277.01(万元)
设单价上涨10%
第0年净现金流量=-(2000+500)=-2500(万元)
第1~5年各年营业现金毛流量=8×600×(1-25%)×(1+10%)-(8×400+100)×(1-25%)+360×25%=1575(万元)
第5年回收流量=500+200=700(万元)
净现值=1575×(P/A,12%,5)+700×(P/F,12%,5)-2500=1575×3.6048+700×0.5674-2500=3574.74(万元)
净现值变动百分比=(3574.74-2277.01)/2277.01=56.99%
单价的敏感系数=净现值变动百分比/单价变动百分比=56.99%/10%=5.699
方法1:总额法
营业现金毛流量×(P/A,12%,5)+700×(P/F,12%,5)-2500=0
营业现金毛流量×3.6048+700×0.5674-2500=0
营业现金毛流量=(2500-700×0.5674)/3.6048=583.34(万元)
营业现金毛流量=销量×600×(1-25%)-(销量×400+100)×(1-25%)+360×25%=583.34(万元)
销量=3.7889(万件)
方法2:差额法
假设销量增加量为Y,
令净现值增加额=-原来的净现值
净现值增加额=(600-400)×Y×(1-25%)×(P/A,12%,5)=-2277.01
解得Y=-4.2111(万件)
销量=8+(-4.2111)=3.7889(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