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业务(1)的销项税额。
计算业务(2)的进项税额。
判断业务(3)的进项税额是否准予抵扣,如果准予扣除,计算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计算业务(4)进口环节缴纳的增值税额和代扣代缴的增值税额。
计算业务(5)的销项税额。
计算业务(6)应缴纳的进口环节的增值税额和消费税额。
计算业务(7)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计算当月的销项税额。
计算当月的进项税额。
计算当月应纳的增值税税额。
计算当月应纳的城建税税额。
计算当月应纳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合计数。
计算当月应该缴纳的车辆购置税。
业务(1)的销项税额=690×50%×13%+550÷(1+13%)×13%=108.12(万元)
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答题技巧是如果题目没有明确给出生产工期,即认为按一般的货物计算。本题因设备尚未发出,故取得的预收款350万元当期不纳税。
业务(2)的进项税额=54.6+8000÷(1+5%)×5%÷10000=54.64(万元)
购进建筑材料用于新建生产车间,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故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1.05万元。
业务(4)进口环节缴纳的增值税额=130×(1+8%)×13%=18.25(万元)
业务(4)代扣代缴的增值税额=4.5÷(1+6%)×6%=0.25(万元)
进口环节缴纳的增值税和代扣代缴的增值税合计金额=18.25+0.25=18.5(万元)
业务(5)的销项税额=450×(1+10%)×13%=64.35(万元)
业务(6)应缴纳的进口环节的增值税额=30×(1+25%)÷(1-40%)×13%=8.13(万元)
业务(6)应缴纳的进口环节的消费税额=30×(1+25%)÷(1-40%)×40%=25(万元)
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合计金额=8.13+25=33.13(万元)
业务(7)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3.12(万元)
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发生兼用于上述不允许抵扣项目情况的,该进项税额准予全部抵扣。
当月的销项税额=108.12+64.35=172.47(万元)
当月的进项税额=54.64+11.05+18.25+0.25+8.13+3.12=95.44(万元)
当月的应纳增值税税额=172.47-95.44=77.03(万元)
当月的城建税税额=77.03×5%=3.85(万元)
当月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合计数=77.03×(3%+2%)=3.85(万元)
当月应该缴纳的车辆购置税=30×(1+25%)÷(1-40%)×10%+24×10%=8.65(万元)


甲企业在2021年3月签订合同,在5月将一台设备租给乙企业,合同约定租期2年,4月预收一年的租金合计12万元(不含增值税),则甲企业下列做法符合增值税相关规定的是( )。
纳税人提供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1年6月销售三批同样的货物,每批各100件,不含税销售价分别为每件70元、60元和20元。如果20元/件的销售价格被主管税务机关认定为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则该纳税人当月计算销项税额的销售额应为( )元。
纳税人销售货物的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计税销售额,首先按照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所以,该纳税人当月计算销项税额的销售额=70×100+60×100+(70×100+60×100)÷200×100=19500(元)。

下列属于视同销售货物,应计算缴纳增值税的是( )。
选项A,属于将购买的货物用于生产经营,不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不缴纳增值税;选项B,将购进的货物用于对外投资,应视同销售计算征收增值税;选项CD,属于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不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不缴纳增值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