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用本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用于生产线更新改造,应当以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甲公司该生产线更新改造后的入账价值=1500/10×6-200/10×6+500+120+400=1800(万元),选项B正确;该生产线202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500/10×5/12+1800/12×3/12=100(万元),选项C正确。


下列各项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中,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是( )。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其中,“出租”的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不包括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后者属于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属于固定资产,选项B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

甲公司是一家煤矿企业,依据开采的原煤产量按月提取安全生产费,提取标准为每吨12元,假定每月原煤产量为16万吨。2021年5月12日,经有关部门批准,该企业购入一批需要安装的用于改造和完善矿井运输的安全防护设备,价款为300万元,安装过程中发生安装支出16万元,设备预计于2021年5月31日安装完成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于2021年5月份支付安全生产设备检查费12万元。假定2021年5月1日,甲公司“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余额为600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2021年5月31日,甲公司“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余额为( )万元。
2021年5月31日,安全防护设备完工,按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一次性计提折旧冲减专项储备,甲公司2021年5月31日“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余额=600+12×16-300-16-12=464(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1)购入安全防护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300
贷:银行存款300
(2)发生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16
贷:银行存款16
(3)安全防护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316
贷:在建工程316
同时:
借:专项储备316
贷:累计折旧316
(4)5月份支付安全生产设备检查费:
借:专项储备12
贷:银行存款12
(5)5月份计提安全生产费:
借:制造费用/生产成本192
贷:专项储备192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1年3月1日,甲公司购入一台生产经营用设备,该设备需要安装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97万元,增值税的金额为12.61万元。另支付运输费及装卸费3万元(不含税)。2021年3月31日该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发生的安装费用为1万元。该项设备的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万元,甲公司采用直线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设备在2022年应计提的折旧金额为( )万元。
该设备入账价值=97+3+1=101(万元)。由于甲公司采用直线法折旧,每月折旧额相同,即便此题一个折旧年度跨越两个会计年度,也不用将2022年的折旧额分为两段计算。因此,2022年应计提的折旧金额=(101-1)/5=20(万元)。

2019年6月10日,A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设备入账价值为133万元。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3万元,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2020年12月因出现减值迹象,A公司对该设备进行减值测试,预计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84万元,处置费用为14万元;如果继续使用,预计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为80万元。假定生产设备计提减值后原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2021年该生产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 )万元。
2020年12月31日设备确认减值前的账面价值=133-(133-13)/10×1.5=115(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70万元(84-14),预计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为80万元,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两者中较高者即80万元,低于其账面价值115万元,该设备已减值,减值金额为35万元(115-80),应将账面价值减记至80万元。2021年该生产设备应计提的折旧=(80-13)/(10-1.5)=7.88(万元)。

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3%。2021年6月3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性购入3套无需安装的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设备A、B和C。甲公司为取得该批设备共支付价款16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08万元,运输费6万元,保险费5万元,装卸费3万元,全部以银行转账支付,假定设备A、B和C分别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其公允价值分别为540万元、810万元和450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甲公司以一笔款项购进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该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进行分摊,选项A正确;甲公司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总成本=1600+6+5+3=1614(万元),选项B正确;A设备应分配的固定资产价值比例=540/(540+810+450)×100%=30%,B设备应分配的固定资产价值比例=810/(540+810+450)×100%=45%,C设备应分配的固定资产价值比例=450/(540+810+450)×100%=25%,选项C正确;A设备入账价值=1614×30%=484.2(万元),B设备入账价值=1614×45%=726.3(万元),C设备入账价值=1614×25%=403.5(万元),选项D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