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设备入账价值=97+3+1=101(万元)。由于甲公司采用直线法折旧,每月折旧额相同,即便此题一个折旧年度跨越两个会计年度,也不用将2022年的折旧额分为两段计算。因此,2022年应计提的折旧金额=(101-1)/5=20(万元)。


下列各项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中,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是( )。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其中,“出租”的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不包括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后者属于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属于固定资产,选项B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和购买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21年2月1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用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9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运输费为3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0.27万元,装卸费1万元。以上款项均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购入该机器设备的成本为( )万元。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所以甲公司购入该机器设备的成本=300+3+1=304(万元)。

甲公司属于核电站发电企业,2021年1月1日正式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一座核电站核设施,全部成本为400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应承担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2021年1月1日预计50年后该核电站核设施弃置时,将发生弃置费用30000万元(金额较大)。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相关期间通货膨胀等因素后,确定的折现率为6%,已知(P/F,6%,50)=0.0543。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项固定资产2021年1月1日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2021年1月1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400000+30000×0.0543=401629(万元)。

2019年6月10日,A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设备入账价值为133万元。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3万元,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2020年12月因出现减值迹象,A公司对该设备进行减值测试,预计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84万元,处置费用为14万元;如果继续使用,预计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为80万元。假定生产设备计提减值后原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2021年该生产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 )万元。
2020年12月31日设备确认减值前的账面价值=133-(133-13)/10×1.5=115(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70万元(84-14),预计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为80万元,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两者中较高者即80万元,低于其账面价值115万元,该设备已减值,减值金额为35万元(115-80),应将账面价值减记至80万元。2021年该生产设备应计提的折旧=(80-13)/(10-1.5)=7.88(万元)。

下列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减去残料价值以及保险公司、过失人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盘盈的工程物资或处置净收益,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完工后发生的工程物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计入当期损益,选项A错误;为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在资本化期间,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部分计入当期损益,选项B错误;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按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有关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选项D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