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第三章 奇兵制胜习题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应计入在建工程的入账价值。支付的职工培训费不属于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必要支出,不应计入在建工程的入账价值。所以甲公司取得该机器设备的成本=600+6+2+5=613(万元),2021年6月2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应将在建工程613万元转入固定资产。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下列各项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中,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是(  )。

  • A.

    企业自用办公楼

  • B.

    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

  • C.

    企业的厂房

  • D.

    企业生产车间使用的设备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其中,“出租”的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不包括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后者属于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属于固定资产,选项B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支付价款总额的现值=1800000×3.7908=6823440(元),安装期为一年,期间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应当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的金额=6823440×10%=682344(元),支付安装费494216元,故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6823440+682344+494216=8000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1)购入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6823440

  未确认融资费用2176560

 贷:长期应付款9000000

(2)支付安装费及第一期款项时:

借:在建工程494216

 贷:银行存款494216

借:在建工程68234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682344

借:长期应付款1800000

 贷:银行存款1800000

(3)完工时:

借:固定资产8000000

 贷:在建工程8000000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 A.

    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准备的各项物资,如果在工程完工后发生工程物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应当计入资产成本

  • B.

    为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在借款期间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成本

  • C.

    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计入“专项储备”

  • D.

    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按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开始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及原折旧额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

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减去残料价值以及保险公司、过失人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盘盈的工程物资或处置净收益,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完工后发生的工程物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计入当期损益,选项A错误;为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在资本化期间,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部分计入当期损益,选项B错误;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按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有关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选项D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应当计提折旧的有(  )。

  • A.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

  • B.

    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

  • C.

    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固定资产

  • D.

    更新改造期间的固定资产

答案解析
答案: B,C,D
答案解析:

选项A,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按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有关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

领用本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用于生产线更新改造,应当以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甲公司该生产线更新改造后的入账价值=1500/10×6-200/10×6+500+120+400=1800(万元),选项B正确;该生产线202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500/10×5/12+1800/12×3/12=100(万元),选项C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