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不可撤销合同部分的存货成本=193×1000=193000(元),其可变现净值=(198-1)×1000=197000(元),存货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故有合同部分存货未发生减值。无合同部分的成本=193×200=38600(元),其可变现净值=(185-1)×200=36800(元),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故无合同部分存货发生减值,A产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38600-36800=1800(元)。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1年7月5日购入一批A商品,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5.2万元。为购入该批商品支付不含税运输费4000元、保险费3000元、采购人员差旅费2000元和入库前挑选整理费用2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购进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一般纳税人购入商品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采购人员因采购发生的差旅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故甲公司购进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40+0.4+0.3+0.2=40.9(万元)。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甲公司某项库存商品2021年12月31日的账面余额为4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2022年5月15日,甲公司将上述商品全部对外出售,售价为35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45.5万元,收到款项已存入银行。则甲公司出售商品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为( )万元。
甲公司出售商品结转主营业务成本金额=400-70=330(万元)。结转成本账务处理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330
存货跌价准备70
贷:库存商品400

接以上第6题,若该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则月末结存A材料的金额为( )万元。
本月发出材料成本=4000+100×12+500×12+400×13=16400(万元),月末结存A材料成本=(4000+600×12+700×13+400×14)-16400=9500(万元)。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20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A产品账面余额为4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2021年5月20日,甲公司将上述A产品对外出售70%,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26万元,款项已收讫。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甲公司销售A产品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226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6
借:主营业务成本231
存货跌价准备(70×70%)49
贷:库存商品280
剩余30%的A产品账面价值=(400-70)×30%=99(万元)。

下列各项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
选项A,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应于发生时计入“制造费用”,月末结转分摊到相应产品的成本中;选项B,已验收入库原材料发生的仓储费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选项C,加工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加工费计入“生产成本”;选项D,通过提供劳务取得存货的,其成本按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以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