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6
- B、-50
- C、-56
- D、-96
根据资料(1),账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 506(500+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5.54(65+0.54)
贷:应付账款 571.54
故,甲企业购进原材料的入账成本=500+6=506(万元)。
根据资料(2),账务处理如下:
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67.8
贷:其他业务收入 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8
结转成本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40
贷:原材料 40
根据资料(3),账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350
制造费用100
管理费用 20
销售费用 50
贷:原材料 520
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600+506-40-520=546(万元)。原材料预计可变现净值为500万元,发生减值,减值的金额=546-500=46(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46
贷:存货跌价准备 46


下列各项中,可确认为会计主体的有( )。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它可以是一个特定的企业,也可以是一个企业某一特定部分(如分厂、分公司、某部门),甚至可以是若干家企业组成的集团公司。

丙公司为增值税—般纳税人,2019年至2021年该企业发生与自建办公楼相关的业务如下:
(1)2019年2月,经批准自营建造一栋行政办公楼,工程于当年12月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建造办公楼发生如下业务:①购入并领用工程物资4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52万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②领用本企业生产的库存商品一批,实际成本为300万元,不含税市场价格为380万元;③确认工程人员薪酬60万元。
(2)企业采用直线法对上述办公楼计提折旧,办公楼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
(3)2021年12月31日,因办公场所搬迁,企业将该办公楼出售,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82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73.8万元,全部款项已存入银行。该办公楼未发生资产减值损失。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账务处理如下:
(1)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工程物资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2
贷:银行存款 452
(2)领用工程物资时:
借:在建工程400
贷:工程物资 400
(3)领用库存商品时:
借:在建工程 300
贷:库存商品 300
(4)确认工程人员工资时:
借:在建工程 60
贷:应付职工薪酬 60
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615.6
累计折旧 144.4
贷:固定资产 760
借:银行存款 893.8
贷:固定资产清理 8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3.8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4.4
贷:资产处置损益 204.4
对营业利润的影响=-72.2(管理费用)+204.4(资产处置损益)=132.2(万元)。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投出的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2 000万元与账面价值1 200万元(1 500-300)的差额800万元,确认资产处置损益,增加当期利润。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2 000
累计折旧 300
贷:固定资产 1 500
资产处置损益 800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与非流动资产的取得或处置有关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购买股票或债券支付现金、缴纳税款、购建或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
缴纳税款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