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试用期约定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甲公司与王某对休息休假的下列约定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对甲公司与王某约定的服务期及违约金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对王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甲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王某应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甲公司后解除劳动合同
-
B、
王某通知甲公司后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
C、
甲公司应向王某支付2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金
-
D、
王某有权要求甲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选项A,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在本题中,王某与乙公司约定过试用期,并不妨碍王某与另一用人单位甲公司约定试用期。选项B,劳动者在试用期的月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在本题中,王某的试用期月工资1 800元<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满月工资2 500元的80%(2 000元)。选项C,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选项D,试用期应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选项A、C,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选项B,在确定年休假的天数时,依据的是劳动者自参加工作以来的累计工作年限,而非在现单位的工作年限。选项D,职工累计(而非“在该单位”)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选项A、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的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选项B,服务期的期限可以超过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期满,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应当延续至服务期满;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选项C,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选项A、B、D,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且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选项C,王某在甲公司工作的期间为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共计1年零1个月,甲公司应按1.5个月的标准向王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甲公司为居民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生产和销售业务。2024年度有关经营情况如下:
(1)全年销售收入6 000万元,利润总额850万元。
(2)转让所持有的居民企业乙公司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取得收入70万元,甲公司持有该股票共9个月,当年取得该股票股息、红利6万元。
(3)从直接投资的非上市居民企业丙公司取得股息、红利50万元。
(4)银行存款利息收入13.5万元。
(5)发生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200万元。
(6)发生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800万元。
已知: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15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企业所得税意义上的收入总额,是指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包括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6 000×5‰=30(万元);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2=实际发生额的60%=200×60%=120(万元),即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是30万元。
本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6 000×15%=900(万元),待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本年度实际发生额800万元+以前年度结转150万元=950万元,因此准予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为900万元。
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业务(2)的转让股票收入与股息红利所得需要计征企业所得税;业务(3)需要纳税调减;业务(5),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超过扣除限额部分需要纳税调增;业务(6),当年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为800万元,而实际允许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为900万元,因此需要在当年的利润基础上进行纳税调减。

某大型国有商场当年12月应缴纳增值税260 000元,实际缴纳增值税200 000元;实际缴纳消费税100 000元。已知现行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为3%,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比率为2%,该商场当月应缴纳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合计为( )元。
应缴纳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合计=(200 000+100 000)×(3%+2%)=15 000(元)。

2023年1月,李某出租自有住房取得租金收入8 000元(不含增值税),房屋租赁过程中缴纳的可以税前扣除的税费360元,支付该房屋的修缮费1 200元。已知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李某当月出租住房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
(1)修缮费1 200元最高扣800元,排除选项B、C;(2)每次收入超过4 000元,应适用公式每次(月)收入>4 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计算,则应纳税所得额=(8 000-360-800)×(1-2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8 000-360-800)×(1-20%)×10%,选项A错误,选项D正确。

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票据丧失后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的是( )。
票据丧失后,可采取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三种形式进行补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