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100%;一般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故,该项设备第一年应提折旧额=100×2÷5=40(万元);第二年应提折旧额=(100-40)×2÷5=24(万元);第三年应提折旧额=(100-40-24)×2÷5=14.4(万元)。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加速折旧的方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直线法计提折旧时,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所以,2021年末计提折旧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账面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200-20)÷10-0=182(万元)>可收回金额160万元
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减值以后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可收回金额确认账面价值,因此本题中,2021年12月31日该设备账面价值应为160万元,选项B正确。
【知识点拓展】
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2.固定资产的减值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1)可收回金额>账面价值:不计提减值准备,不作任何账务处理。
(2)可收回金额<账面价值:计提减值准备。
此时,企业应当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注意]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选项A,固定资产日常修理发生的人工费用应根据受益对象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不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固定资产安装过程中,领用原材料所负担的增值税(选项B)以及领用自产产品所负担的增值税(选项C)均可以抵扣,不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知识点拓展】
外购固定资产(价+税+费):

选项B,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当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消耗方式有重大变更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项D,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改扩建期间的固定资产(即已转入在建工程的固定资产)。
[注意]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当月不提,下月开提;当月减少,当月照提,下月停提。(“提尾不提头”)
(2)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改扩建期间的固定资产(即已转入在建工程的固定资产)。
[注意]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当月不提,下月开提;当月减少,当月照提,下月停提。(“提尾不提头”)
(2)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企业财务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应确认为管理费用。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的费用化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在发生时应当按照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借: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
销售费用[专设销售机构]
制造费用[生产车间]
贷:原材料 / 应付职工薪酬 / 银行存款等
[注意]
1.财务部门的相关费用一般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2.2022年官方教材修改了关于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的账务处理,但是暂未修改费用化后续支出的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