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项A当选:租赁的租金通常比银行借款或发行债权所负担的利息高得多,租金总额通常要比设备价值高出30%;
选项B、C当选:发行股票、留存收益筹资为股权筹资,资本成本高于银行借款资本成本;
选项D当选:发行优先股为衍生工具筹资,资本成本高于债务筹资,低于股权筹资。
选项A、B、C、D均当选。

甲公司因生产经营须投资一项目,现有两种互斥方案可供选择,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公司拟通过外部筹资,根据目标资本结构设计的筹资组合方案如下:银行借款资金占20%,年利率为12%,借款手续费率为10%;发行普通股筹资占80%,资本成本为15%。
资料二:方案一建设期为2年,第1年年初投资20万元,第2年年初投资60万元。建设完成后运营4年,税法规定净残值率为20%,按年限法计提折旧(计算年折旧额时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项目运营结束后预估残值净收入10万元。在建设期完成后需垫支20万元的营运资金,垫支的营运资金在运营期结束后收回。该方案在运营期的第2年年末须支付50万元对项目进行大修理维护,项目运营期内每年可产生营业收入120万元,运营期前两年每年支付付现成本30万元,后两年每年支付付现成本40万元。
资料三:方案二建设期为1年,在建设期年初一次性投入60万元,建设完成后运营期为2年,无残值,按年限法计提折旧(计算年折旧额时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无需垫支营运资金,该方案每年可产生税后营业利润40万元。
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相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如下表所示(i为该项目的必要收益率)
要求:
甲公司该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2%×(1-25%)÷(1-10%)]×20%+15%×80%=14%
方案一项目的年折旧额=(20+60)×(1-20%)÷4=16(万元)。
①第3年项目现金净流量=120×(1-25%)-30×(1-25%)+16×25%=71.5(万元)。
②第4年项目现金净流量=71.5-50×(1-25%)=34(万元)。
③第6年项目现金净流量=120×(1-25%)-40×(1-25%)+16×25%+10+(80×20%-10)×25%+20=95.5(万元)。
方案一第5年的项目现金净流量=120×(1-25%)-40×(1-25%)+16×25%=64(万元)。
①方案一的净现值=71.5×(P/F,14%,3)+34×(P/F,14%,4)+64×(P/F,14%,5)+95.5×(P/F,14%,6)-20×(P/F,14%,2)-60×(P/F,14%,1)-20=71.5×0.6750+34×0.5921+64×0.5194+95.5×0.4556-20×0.7695-60×0.8772-20=57.12(万元)。
②年金净流量=57.12÷(P/A,14%,6)=57.12÷3.8887=14.69(万元)。
方案二年折旧额=60÷2=30(万元)。
①方案二净现值=(40+30)×(P/A,14%,2)×(P/F,14%,1)-60=70×1.6467×0.8772-60=41.11(万元)。
②方案二年金净流量=41.11÷(P/A,14%,3)=41.11÷2.3216=17.71(万元)。
共同年限法下,方案二净现值=41.11+41.11×(P/F,14%,3)=41.11+27.75=68.86(万元)。
应选择方案二,理由如下:虽然方案一的净现值57.12万元>方案二净现值41.11万元,但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年限不同,不可直接用净现值做比较,应当采用共同年限法或年金净流量法。方案二的年金净流量17.71万元>方案一的年金净流量14.69万元,在共同年限法下方案二的净现值68.86万元>方案一的净现值57.12万元,所以应当选择方案二。


在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三个指标中,已知其中一个指标值,就可以推算出另外两个指标值。( )
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是资产负债率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已知其中一个指标值,就可以推算出另外两个指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