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性房地产后续支出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才能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选项A不当选;投资性房地产改扩建期间应将其转入“投资性房地产——在建”,选项B不当选;投资性房地产日常维护费用应记入“其他业务成本",选项D不当选。
从集团公司角度来看,M商品期末应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所以合并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列示金额=100×1.05=105(万元),选项A不当选;
期末A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关于甲、乙公司内部交易的合并抵销处理如下:
借:营业收入150
贷:营业成本150
借:营业成本30
贷:存货3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0
贷:资产减值损失30
选项B、C不当选;
站在合并财务报表角度来看,M商品的计税基础为150万元(1.5×100),账面价值为105万元(1.05×100),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5万元(150-105),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1.25万元(45×25%),而个别财务报表中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已经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11.25[(1.5-1.05)×100×25%]万元,故无需抵销乙公司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D当选。
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甲公司为国内A股上市公司,2020年-2021年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资料一:甲公司为投产新产品需要新建厂房,公司董事会决议拟发行债券募集资金。2020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债券1000万份,每份面值100元,发行价104元,取得总收入10.4亿元。发行该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但没有转股权的债券的市场利率为10%。该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7%,利息按年支付;每份债券均可在债券发行2年后的任何时间转换为20股普通股。甲公司将发行的债券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该债券的发行费用为2340万元。
该厂房建设工程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动工,2020年共支付工程款67800万元,其中1月1日支付10000万元,4月1日支付30000万元,8月1日支付27800万元。2020年闲置资金进行保本理财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为800万元。
2021年2月1日,甲公司支付工程款30000万元。2021年6月30日,该厂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同日办理竣工结算、验收手续。经验收合格,甲公司尚欠工程款9123.45万元。
资料二:为保证各期利息及到期本金的支付,降低财务风险。甲公司计划从2021年第四季度起,每季度末投资4600万元购买债券市场上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乙公司普通债券。需要支付利息时,出售持有的债券。甲公司债券到期时,将持有的乙公司债券全部出售,所得资金用于偿还债券本息。
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购买乙公司债券460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20万元,该债券面值为4500万元。
资料三:2022年初,60%的债券持有者将可转换债券行权。
其他资料:已知(P/F,10%,5)=0.6209,(P/A,10%,5)=3.7908,(P/F,11%,5)=0.5935,(P/A,11%,5)=3.6959,不考虑其他因素。(答案中的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负债成分公允价值=100000×(P/F,10%,5)+100000×7%×(P/A,10%,5)=100000×0.6209+7000×3.7908=88625.60(万元),权益成分公允价值=104000-88625.6=15374.40(万元),债券发行费用应在负债和权益之间分摊,负债应分摊的金额=2340×88625.6/104000=1994.08(万元),权益工具应分摊的金额=2340-1994.08=345.92(万元),权益工具的入账价值=15374.40-345.92=15028.48(万元),负债成份的入账价值=88625.6-1994.08=86631.52(万元)。
借:银行存款(104000-2340)10166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3368.48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100000
其他权益工具15028.48
由于发行债券存在发行费用,实际利率需要重新计算,假设实际利率为r,当r=10%,债券的摊余成本为88625.60(万元);当r=11%,债券的摊余成本=100000×(P/F,11%,5)+100000×7%×(P/A,11%,5)=100000×0.5935+7000×3.6959=85221.3(万元),因债券的摊余成本为86631.52(万元),用插值法可以得到(r-10%)/(11%-10%)=(86631.52-88625.60)/(85221.3-88625.60),解出r=10%+(86631.52-88625.60)/(85221.3-88625.60)×(11%-10%)=10.59%。
借:在建工程67800
贷:银行存款67800
2020年应资本化的利息金额=86631.52×10.59%-800=8374.28(万元)
借:应收利息(银行存款)800
在建工程8374.28
贷:应付利息7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9174.28-7000)2174.28
借:在建工程3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
2021年上半年应资本化的利息费用=(100000-13368.48+2174.28)×10.59%×1/2=4702.27(万元)
借:在建工程4702.27
贷:应付利息(7000×1/2)35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4702.27-3500)1202.27
借:固定资产120000
贷:在建工程(67800+30000+8374.28+4702.27)110876.55
应付账款9123.45
甲公司管理此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为出售(即其他业务模式,其不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也不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因此甲公司应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600
投资收益20
贷:银行存款4620
2021年下半年应付利息=[(100000-13368.48+2174.28)×10.59%×1/2]=4702.27(万元)
借:财务费用4702.27
贷:应付利息35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202.27
2022年初,60%的债券持有人行权: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100000×60%)600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3368.48-2174.28-1202.27×2)×60%]5273.80
股本(1000×20×60%)12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2726.20
借:其他权益工具(15028.48×60%)9017.09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9017.09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国内A股上市公司。其财务报告对外报出之前,内部审计人员对甲公司2021年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质疑:
(1)甲公司将一栋自用写字楼出租给乙公司使用,并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认为,出租给乙公司使用的写字楼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比较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遂决定将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计量模式变更日,该写字楼的账面原值为20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2021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甲公司对上述业务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6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40
贷:投资性房地产2000
其他综合收益640
(2)2021年,甲公司发行了一项面值为6000万元、年利率为8%、无固定还款期限、可自主决定是否支付利息的不可累积永续债。其他合同条款如下(假定没有其他条款导致该工具分类为金融负债):①该永续债嵌入了一项看涨期权,允许甲公司在发行第5年及之后以面值回购该永续债;②如果甲公司在第5年年末没有回购该永续债,则之后的票息率增加至11%;③该永续债票息在甲公司向其普通股股东支付股利时必须支付(即“股利推动机制”)。甲公司根据相应的议事机制能够自主决定普通股股利的支付,该公司发行永续债之前多年来均支付普通股股利,且本年已宣告发放普通股现金股利。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6000
贷:应付债券——面值6000
借:财务费用480
贷:应付利息480
(3)甲公司于2021年12月15日购入一项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与面值相等)的债券(不考虑相关费用)。该债券期限为10年,年利率为5%(与购入时的市场利率一致),依据该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和甲公司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该债券被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债券初始确认时,甲公司确定其不属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综合分析后认为,该债券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无显著增加,应按12个月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经计算预期信用损失金额为50万元。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借:信用减值损失50
贷: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50
(4)2021年12月,甲公司因日常经营所需现金流量出现紧缺迹象,经董事会决议将一项债券投资于近期择机出售,以改善经营用现金流量紧缺的状况。甲公司取得该项债券投资时根据该债券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和管理该债券的业务模式将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甲公司考虑到该债券将在近期择机出售,遂将该债券投资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其他资料:甲公司2021年的财务报告于2022年4月30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答案中的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资料(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按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更正分录如下:
借:其他综合收益640
贷:盈余公积64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76
资料(2),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尽管甲公司多年来均支付普通股股利,但由于甲公司能够根据相应的议事机制自主决定普通股股利的支付,进而影响永续债利息的支付,对甲公司而言,该永续债并未形成支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尽管甲公司有可能在第5年末行使其回购权,但是甲公司并没有回购的合同义务,因此该永续债应整体被分类为权益工具。更正分录如下:
借:应付债券——面值6000
贷:其他权益工具6000
借:利润分配480
贷:财务费用480
借:应付利息480
贷:应付股利480
资料(3),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对于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券投资),企业应当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损失准备,并将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且不应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更正分录如下:
借: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50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50
资料(4),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只有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金融资产才能进行重分类。甲公司持有的该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不得因为持有意图发生变化将其进行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