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证券投资基金分类。
债券基金的收益不如债券的利息固定。投资者购买固定利率性质的债券,在购买后会定期得到固定的利息收入,并可在债券到期时收回本金。债券基金作为不同债券的组合,尽管也会定期将收益分配给投资者,但债券基金分配的收益有升有降,不如债券的利息固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在再保险业务中,分保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自留额和分保额的依据是( )。
本题考查再保险的自留额与分保额。
在再保险业务中,自留额和分保额都是按危险单位来确定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以下选项既不包括在M1中,也不包括在M2中的是( )。
本题考查货币层次划分。
199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编制并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表”,将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商业票据属于M3的构成因素。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能做到既调节货币总量又调节货币信贷结构的政策工具是( )。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再贴现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
(1)借款成本效果。即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从而影响基础货币投放量,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其他经济变量。
(2)宣示效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表示货币供应量将趋于减少,市场利率将会提高,人们为了避免因利率上升造成的收益减少。可能会自动紧缩所需信用,减少投资和消费需求。
(3)结构调节效果。中央银行不仅可用再贴现影响货币供应量,还可用区别对待的再贴现政策影响信贷结构,贯彻产业政策。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根据汇率制度选择的“经济论”,下列属于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的有( )。
本题考查汇率与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选择的“经济论”认为,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由经济因素决定。这些经济因素如下:
(1)经济开放程度【选项A正确】。
(2)经济规模【选项B正确】。
(3)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选项C正确】。
(4)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
(5)相对的通货膨胀率【选项E正确】。
汇率制度选择的“依附论”认为,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其对外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特征【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E。

本题考查风险与风险溢价。
国库券的收益率、Shibor等是无风险利率【选项C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