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此次货币政策操作,中国人民银行每投放1元的基础货币,就会使货币供给(M1)增加( )元。
中国人民银行此次货币投放产生的货币供应量M1是( )亿元。
- A、买入200亿元国债是回笼货币
- B、买入200亿元国债是投放货币
- C、购回300亿元央行票据是回笼货币
- D、购回300亿元央行票据是投放货币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
(1)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和再贴现;
(2)收购黄金、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货币;
(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投放货币。
依据题干数据,基础货币投放=200+300=500(亿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计算公式为:。
上式表示基础货币增加一个单位,货币供给增加m个单位,即个单位。
依据题干数据,可得中国人民银行每投放1元的基础货币,就会使货币供给(M1)增加:
(1+3%)÷(15%+2%+3%)=5.15(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计算公式为: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依据题干数据,代入公式得,
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500×5.15=2 575(亿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中央银行买入200亿元国债,将国债购回,相当于向流通中投放了200亿元货币,所以是投放货币;
中央银行购回300亿元票据与买入200亿元国债是同一个道理,都是投放货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D。


本题考查金融期货的定价。
由于期货是在场内进行的标准化交易,其逐日盯市制度、每日结清浮动盈亏的制度决定了期货在每日收盘后理论价值为零,即期货的报价相当于远期合约的协议价格,故期货的报价理论上等于标的资产的远期价格。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者人数不少于二人,不得超过二百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按照业务特征不同可以分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是以存款、放款、结算、汇兑等业务为主要经营内容的金融机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再贴现政策的缺点主要是:再贴现的主动权在金融机构,而不在中央银行。
作用猛烈,缺乏弹性、政策效果很大程度受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影响是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缺点【选项AB错误】。
从政策实施到影响最终目标,时滞较长属于公开市场操作的缺点【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融资租赁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的特征包括:
(1)融资租赁合同是诺成、要式合同【选项B正确】;
(2)融资租赁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3)融资租赁合同是不可单方解除的合同【选项E正确、选项A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