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
凯恩斯学派在货币传导机制的问题上,最大的特点是非常强调利率的作用。
与凯恩斯学派强调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不同,货币学派强调的是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
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供不应求,导致外汇汇率上涨,本币贬值;
当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供过于求,导致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升值。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资本市场及其构成。
通常,只有普通股股东有权参与投票决定公司的重大事务,如参与董事会的选举、批准发行新股、修改公司章程以及采纳新的公司章程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再贴现政策的缺点主要是:再贴现的主动权在金融机构,而不在中央银行。
作用猛烈,缺乏弹性、政策效果很大程度受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影响是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缺点【选项AB错误】。
从政策实施到影响最终目标,时滞较长属于公开市场操作的缺点【选项D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基金管理公司职责。
基金管理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1)依法募集基金,基金份额的发售和登记事宜【选项B正确】;
(2)办理基金备案手续【选项A正确】;
(3)对所管理的不同基金财产分别管理、分别记账,进行证券投资;
(4)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确定基金收益分配方案,及时向基金份额持有人分配收益;
(5)进行基金会计核算并编制基金财务会计报告;
(6)编制中期和年度基金报告【选项C正确】;
(7)计算并公告基金资产净值,确定基金份额申购、赎回价格;
(8)办理与基金财产管理业务活动有关的信息披露事项;
(9)召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选项D正确】;
(10)保存基金财产管理业务活动的记录、账册、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
(11)以基金管理人名义,代表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行使诉讼权利或者其他法律行为;(12)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职责。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二)
为调控宏观经济,应对就业及经济增长乏力的态势,中国人民银行同时采取了以下货币政策措施:买入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200亿元;购回300亿元商业银行持有的到期央行票据。假定当时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5%,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2%,现金比率为3%。
本题考查货币供给过程。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
(1)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和再贴现;
(2)收购黄金、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货币;
(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投放货币。
依据题干数据,基础货币投放=200+300=500(亿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计算公式为:。
上式表示基础货币增加一个单位,货币供给增加m个单位,即个单位。
依据题干数据,可得中国人民银行每投放1元的基础货币,就会使货币供给(M1)增加:
(1+3%)÷(15%+2%+3%)=5.15(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计算公式为: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依据题干数据,代入公式得,
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500×5.15=2 575(亿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中央银行买入200亿元国债,将国债购回,相当于向流通中投放了200亿元货币,所以是投放货币;
中央银行购回300亿元票据与买入200亿元国债是同一个道理,都是投放货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