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与购置新设备相关的下列指标:①税后年付现成本;②每年折旧抵税;③残值变价收入。
计算与购置新设备相关的下列指标:①残值净收益纳税;②第1~5年现金净流量(NCF1-5)和第6年现金净流量(NCF6);③年金成本。
计算与继续使用旧设备相关的下列指标:①目前账面价值;②目前资产报废损益;③目前资产报废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
计算与继续使用旧设备相关的下列指标:①残值报废净收益纳税;②第0年现金净流量(NCF0)、第1~4年现金净流量(NCF1-4)和第5年现金净流量(NCF5);③年金成本。
①税后年付现成本=2000×(1-25%)=1500(万元)
②每年折旧抵税=900×25%=225(万元)
③残值变价收入=700(万元)
①残值净收益纳税=(700-600)×25%=25(万元)
②NCF1-5=-1500+225=-1275(万元)
NCF6=-1275+700-25=-600(万元)
③NPV=-6000-1275×(P/A,9%,5)-600×(P/F,9%,6)=-6000-1275×3.8897-600×0.5963=-11317.15(万元)
年金成本=11317.15÷(P/A,9%,6)=11317.15÷4.4859=2522.83(万元)
①目前账面价值=5000-(5000-200)÷8×3=3200(万元)
②目前资产报废损失=3200-3000=200(万元)
③目前资产报废损失抵税=200×25%=50(万元)
①残值报废净收益纳税=(240-200)×25%=10(万元)
②NCF0=-3000-50=-3050(万元)
NCF1-4=-2500×(1-25%)+600×25%=-1725(万元)
NCF5=-1725+240-10=-1495(万元)
③NPV=-3050-1725×(P/A,9%,4)-1495×(P/F,9%,5)=-3050-1725×3.2397-1495×0.6499=-9610.08(万元)
年金成本=9610.08÷(P/A,9%,5)=9610.08÷3.8897=2470.65(万元)


收入与分配管理的原则包括依法分配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原则(选项C当选)、投资与收入对等原则(选项A当选)。

乙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生产耗费的原材料为L零部件。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L零部件的年需要量为64000个,2023年及以前年度,一直从丙公司进货,单位购买价格100元/个,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为6元/个,每次订货变动成本为3000元,一年按360天计算。
资料二:2023年,乙公司全年应付账款平均余额为450000元,假定应付账款全部为应向丙公司支付的L零部件的价款。
资料三:2024年年初,丙公司为鼓励乙公司尽早还款,向乙公司开出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N/30”,目前乙公司用于支付账款的资金需要在30天时才能周转回来,30天以内的资金需求要通过银行借款筹集,借款年利率为4.8%,乙公司综合考虑借款成本与折扣收益,决定在第10天付款方案和第30天付款方案中做出选择。
资料四: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乙公司决定自2025年将零部件从外购转为自行生产,计划建立一个专门生产L零部件的A分厂。该分厂投入运行后的有关数据估算如下,零部件的年产量为64000个,单位直接材料为30元/个,单位直接人工为20元/个,其他成本全部为固定成本,金额为1900000元。
要求:
①经济订货量==8000(个);
②全年最佳订货次数=64000÷8000=8(次);
③最佳订货周期=360÷8=45(天);
④经济订货量下的变动储存成本总额=8000÷2×6=24000(元)。
应付账款周转期=450000÷(64000×100÷360)=25.31(天)。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36.73%
在第10天付款的净收益=64000×100×2%-64000×100×(1-2%)×4.8%÷360×(30-10)=111274.67(元);
在第30天付款的净收益=0
在第10天付款的净收益大,所以甲公司应选择在第10天付款。
成本总额=64000×(30+20)+1900000=5100000(元)。


甲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2024年净利润为4000万元,其中非经营净利润800万元。平均资产总额20000万元。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有( )。
总资产净利率=4000/20000=20%,选项A正确;净收益营运指数=(4000-800)/4000=0.8,选项B正确;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一平均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4000-800)-20000*10%=1200(万元),选项D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