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通过统计研究发现,销售额每增加500万元,需增加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共20人。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1:7:2。该企业预计2020年销售额将比2019年销售额增加1 000万元。根据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情况,该企业制订了总体规划、员工退休解聘计划和员工招聘计划。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要求1]根据转换比率分析法计算,该企业2020年需要增加管理人员(    ) 人。
  • A、3
  • B、5
  • C、4
  • D、6
[要求2]该企业对工程技术人员供给状况进行预测时,可采用的方法为(    )。
  • A、关键事件法
  • B、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
  • C、人员核查法
  • D、马尔可夫模型法
[要求3]影响该企业人力资源外部供给量的因素为(    )。
  • A、企业人员调动率
  • B、本地区人力资源总体构成
  • C、企业人才流失率
  • D、行业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要求4]该企业制定员工退休解聘计划的目标为(    )。
  • A、维护企业规范
  • B、促进员工个人发展
  • C、改善人力资源结构
  • D、降低人工成本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资料,销售额每增加500万元,需增加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共20人,2020 年销售额将比2019年销售额增加1 000万元,故需要增加1 000÷500×20=40 (人)。再根据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1:7:2,即管理人员占增加人数的1/ (1+7+2) =1/10。 新增加管理人员=40×1/10=4 (人)。

[要求2]
答案: B,C,D
答案解析:

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主要对某一职务可能的人员流入量和流出量进行估计。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对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供给预测。

[要求3]
答案: B,D
答案解析:

影响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包括:①本地区的人口总量与人力资源供给率;②本地区的人力资源的总体构成;③宏观经济形势和失业率预期;④本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⑤本行业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包括本行业劳动力的平均价格、与外地市场比较的相对价格、当地的物价指数等);⑥职业市场状况。选项A、C属于内部因素。

[要求4]
答案: A,C,D
答案解析:退休解聘计划的目标包括降低人工成本、维护企业规范、改善人力资源结构等。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 2020年《工商管理》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要素中,属于麦肯锡7S模型中“硬件”要素的是(    )。
  • A.共同价值观
  • B.技能
  • C.人员
  • D.战略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麦肯锡7S模型的要素包括战略、制度、结构、共同价值观、人员、技能、风格。其中硬件要素包括战略、制度、结构。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A公司从B公司处租入设备一台。合同约定租期5年,租期内A公司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00万元,贴现率为10%,5年的年金现值系数为3.79,则5年租金总额的现值为(    )万元。
  • A.420
  • B.500
  • C.379
  • D.37.9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A公司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00万元,租期5年,属于后付年金。根据后付年金公式,每年末支付10万元,5年的年金现值系数为3.79,代入相关效值,得P=100×3.79=379.0 (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某企业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和经销商数量的增加,出现了渠道控制力下降及区域窜货等问题。按渠道冲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方向划分,该企业面对的渠道冲突属于(    )。
  • A.功能性冲突
  • B.垂直冲突
  • C.水平冲突
  • D.破坏性冲突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破坏性冲突是指渠道成员间的不安心理和对抗动机外化成对抗性行为,并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对渠道绩效水平和渠道关系产生消极的、破坏性的影响的一种冲突状态(如窜货、赖账、制假售假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

下列生产控制指标中,实际值小于目标值即达标的是(    )。

  • A.产品合格率
  • B.劳动生产率
  • C.水电消耗
  • D.产量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偏差有正负之分,正偏差表示目标值大于实际值,负偏差表示实际值大于目标值,正负偏差的控制论意义视具体的控制对象而定。例如,对于产量、利润和劳动生产率,正偏差表示没有达标,需要考虑控制。而对于成本工时消耗等目标,正偏差表示优于控制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要能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不能混淆。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定价策略中,属于新产品定价策略的有(    )。
  • A.市场渗透定价策略
  • B.密封投标定价策略
  • C.产品线定价策略
  • D.温和定价策略
  • E.撇脂定价策略
答案解析
答案: A,D,E
答案解析:新产品定价的策略包括市场渗透定价策略、撇脂定价策略、温和定价策略。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