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公债发行原则主要包括(    )。
  • A.发行成本最小原则
  • B.发行有度原则
  • C.景气发行原则
  • D.支出弹性原则
  • E.稳定市场秩序原则
答案解析
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债发行的原则。

公债发行要遵循以下原则:景气发行原则(选项C)、稳定市场秩序原则(选项D)、发行成本最小原则(选项A)和发行有度原则(选项B)。

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0年《财政税收》真题
去题库练习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所考查知识点已在2022年教材中删除)事业单位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况是(    )。
  • A.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 B.单位分立或合并
  • C.整体或部分改制为企业
  • D.经批准整体或部分无偿划转出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①经批准事业单位整体或者部分资产无偿划转;②行政、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划转、置换和转让;③发生其他不影响国有资产权益的特殊产权变动行为,报经同级财政部门确认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 ;④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将其持有的科学成果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给国有全资企业的。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影响了其他个人或经济组织,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这种现象称为(    )。
  • A.收益成本效应
  • B.极差成本收益
  • C.外部效应
  • D.成本收益转移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

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其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而对其他人带来利益和损失的现象。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人口不断增长,但没有任何人会因此减少其所享受的公共物品的效用,这是公共物品的(    )特征。
  • A.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
  • B.受益的非排他性
  • C.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 D.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特征。

相对于私人物品来说,公共物品具有如下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和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其中,某个人或者集团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或妨碍其他个人或集团同时享用,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增加一个消费者,边际成本为零。如国防的提供体现的即是公共物品的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这一特征。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    )内,向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 A.当月10日
  • B.当月15日
  • C.次月10日
  • D.次月15日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内,向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居民甲有两套住房,将其中一套住房出售给居民乙,成交价格为200万元, 将另一套住房与居民丙交换,换得一套三室两厅两卫住房。同时,居民甲向居民丙支付差价款100万元。此后,居民甲将此三室两厅两卫住房出租给居民丁居住,2020年全年租金为5万元(与市场租金水平相当),居民丙取得房屋后,将此房屋等价交换给居民丙的同事。(假设该省规定按房产原值一次扣除30%后的余值评税,契税税率为3%)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契税的纳税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甲将其中一套住房出售给乙,承受房产的一方是乙,由乙缴纳契税。房屋所有权相互交换,双方交换价值相等,免纳契税,办理免征契税手续。其价值不相等的,按超出部分由支付差价方缴纳契税。甲将另一套房屋与丙交换并支付差价,由支付差价方甲缴纳契税。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房产税的纳税人。

房产税以在征税范围内的房屋产权所有人为纳税人,所以应该是甲缴纳房产税。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房产税的税率及其应纳税额的计算。

对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房产租金收入×适用税率。依据题干数据,甲出租房屋应缴纳的房产税=5×4%=0.2(万元)。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上述居民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200×3%+100×3%=9(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