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经济因素中,能够引发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有( )。答案解析
答案:
A,B,E
答案解析:
成本推进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并非总需求过度,而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促使生产成本上升的原因包括:①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中有组织的工会对工资成本具有操纵能力。工会要求企业提高工人的工资,迫使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的增长率,企业则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转嫁工资成本的上升,而在物价上升后工人又会要求提高工资,再度引起物价上升,形成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选项B正确。②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垄断性大公司具有对价格的操纵能力,是提高价格水平的重要力量。垄断企业为了获取利润会人为地提高产品价格。选项A正确。③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产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环境保护政策不当等造成原材料、能源生产成本的提高,这些都是引起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原因。选项E正确。选项C可以引发结构型通货膨胀。选项D可以引发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0年《金融》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2题
[单选题]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税后利润的分配顺序为(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商业银行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调整后,首先依法缴纳所得税。税后利润再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①抵补已缴纳的、在成本和营业外支出中无法列支的有关惩罚性或赞助性支出。②弥补以前年度亏损。③按照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④提取公益金。公益金主要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的支出。⑤向投资者分配利润。选项C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一国货币可兑换主要是指(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的货币可兑换主要是指经常项目可兑换,而不是完全可兑换,选项B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与传统运营模式相比,在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商业银行新型业务运营模式的主要变化有( )。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与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相比,新型业务运营模式具有实现营业网点业务操作规范化和工序化、实现业务处理集约化和专业化、实现服务质量提高、实现运营效率有效提升、实现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以及实现成本大幅降低等优点。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五)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显示的人民币对主要币种的汇率中间价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汇率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整数单位(1、100、10 000等)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 这种标价法是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因此可以称为外汇汇率。目前,我国和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用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整数单位(1、100、10 000等)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这种标价法是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因此可以称为本币汇率。 目前,世界上只有英国、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采用间接标价法。
[要求2]
答案解析:2020年1月2日,美元/人民币的汇率为6.961 4,人民币/美元的汇率为1/6.961 4≈0.143 6;2020年5月28日,美元/人民币的汇率为7.127 7,人民币/美元的汇率为1/7.127 7≈0.140 3。这说明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贬值幅度=(0.143 6-0.140 3)/0.143 6 ≈2.30%。
[要求3]
答案解析:自2020年1月2日至5月28日:100日元/人民币的汇率由6.406 0到6.615 4,日元相对于人民币升值。选项A正确。澳元/人民币的汇率由4.884 6到4.719 9,澳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选项B错误。泰铢/人民币的汇率由0.231 3到0.223 7,泰铢相对于人民币贬值选项C错误。英镑/人民币的汇率由9.226 3到8.743 3,英镑相对于人民币贬值。选项D错误。
[要求4]
答案解析:2020年1月2日至5月28日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当本币贬值以后,以外币计价的本国出口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下降,而以本币计价的本国进口新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上涨,从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增加经常项目收入,减少经常项目支出。选项A、C错误。本币贬值,会加重偿还外债的本币负担,减轻外国债务人偿还本币债务的负担,从而减少借贷资本流入,增加借贷资本流出;会提高国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本币利润,降低外国在本国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外国货币。
点此查看答案


